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家庭育儿百科大全(育儿大全百科全书)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10-19 03:10:07 250 0

父母必看的十本育儿书

父母必看的十本育儿书

父母必看的十本育儿书是哪些呢?总有宝妈会说:“看了那么多的育儿文章,用起来却一头雾水。”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哪些书本快速的系统化学习且养成自己的育儿体系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父母必看的十本育儿书有哪些?

父母必看的十本育儿书1

1、《婴幼儿睡眠圣经》

相信宝宝出生的头一年,最困绕大家的问题之一就是宝宝的睡眠,本书解释了婴儿的自然睡眠周期,提出循序渐进的睡眠方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

日常育儿和日常疾病护理必备,权威机构编撰,科学育儿的工具书。

3、《婴幼儿及其照料者》

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针对0-3岁婴幼儿,尊重和回应式的育儿,皮格勒教育理念入门。

4、《捕捉儿童敏感期》

孙瑞雪三部曲之一,引领父母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孩子总是爱咬咬咬,扔东西,打人,说“不”等,看了这本书,让你真正理解孩子,育儿不焦虑。

5、《正面管教》

如何不惩罚不娇纵的教育孩子。

6、《游戏力》

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和勇气,搭建亲子桥梁。

7、《非暴力沟通》

让爱融入生活,学会感受,用心倾听,有效改善婆媳、夫妻、亲子关系。

8、《做孩子最好的英语规划师》

很多育儿达人都借鉴了盖兆泉老师的培养方法,应该是英语启蒙教育必读书物了。

9、《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

对于英语学渣的老母亲来说,简直就是救星。

10、《幼儿数学核心概念》

虽然内容上是枯燥的,但是知识点很实用。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展节奏、身体状况、性格特质等等完全不一样,希望各位父母回归书本且系统的学习后,具备判断力去科学的筛选最适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法。

父母必看的十本育儿书2

1、《正面管教》

推荐理由:

养孩子是人生头等大事,可是要怎么教育孩子既管用又不会伤害到他呢?

那就不得不说到《正面管教》这本书了,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孩子也不骄纵孩子的管教方法。

本书用阿德勒心理学原理来解释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个新的理念“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的`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需要大人去识别才能帮助孩子改变。

2、《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推荐理由:

比起玩具和电视,孩子最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而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父母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可能导致孩子用错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3、《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被美国《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年度最佳图书”,是全球最畅销的家教书之一,改变了无数个家庭的相处模式。

本书作者在激励孩子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热爱学习方面,给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接受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施加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通过构建丰富的对话场景,并辅以有趣的卡通漫画,轻松地解决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中所面临的种种难题。无怪乎读者们称其为亲子沟通的“圣经”,家长的必备之书。

4、《倾听孩子》

推荐理由:

经常会听到很多父母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心理咨询实践和研究,分析了大量的案例之后所写成的。作者认为,为了使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期,健康成长,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

5、《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

推荐理由:

是不是对自己的孩子总是玩了很久才学习的情况很烦,但其实这并不是他厌倦学习。而是因为孩子天生对于时间有何成人不一样的感知。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针对4~18岁孩子的30天时间管理训练方案,让家长和孩子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让孩子在自主、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得到充分的休闲娱乐,一举两得。

6、《儿童的人格教育》

推荐理由:

现代发展心理学已经证实,在儿童大概5岁左右,人格就已经完成了基础构建,之后,整个人生的发展只不过是在这个人格模式上的重复和调整。儿童的人格教育对每对父母、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意义重大。

阿德勒揭示了儿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解答了孩子是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出反应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消减自卑感和如何追求优越感的。

7、《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推荐理由:

很多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动不动就哭闹,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呢?

本书指出,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指导,这是过去30多年众多育儿理念中从来没有涉及的角度。这本书将会教给家长,如何培养一个懂得情绪管理的高情商孩子。

8、《由内而外的教养》

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是一位了不起的心理学家,是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他创造性地将人类学、生物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跟心理学融合,开创了人际神经生物学这门新学科。专门研究人际关系和大脑的密切关系。该书是在美国畅销了10年的育儿经典。丹尼尔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并且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经历,解决早年未处理的精神创伤,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创造温馨的亲子关系,这就是所谓“由内而外的教养方式”。

9、《游戏力》

推荐理由:

孩子为什么会玩游戏呢?游戏对孩子意味着什么?而父母又该如何利用游戏力来引导孩子?

本书中,作者所说的游戏力,并不仅仅是做游戏,而是指以游戏的方式、以游戏的心态、以轻松幽默的互动,帮助大人和孩子建立亲密联结,获得共同成长。作者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游戏力对孩子的巨大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开展游戏力。

10、《小狗钱钱》

推荐理由:

相对于智商和情商,财商是教育孩子很少听到的词。但想让财富成为生活中一种令人愉快的力量,必须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这本书是一本初级理财的启蒙书。和其他的理财书相比,它重点不在于向孩子传授专业的经济知识,而是在帮孩子树立观念和看法,养成好的习惯。为了便于孩子理解,作者采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设置了一只名叫“钱钱”的小狗,用人类的语言与女主人公沟通,甚至当上了女主人公的理财老师,教给她很多理财的方法,像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如何挖掘人生第一桶金,怎么让自己的钱成为一只能“下金蛋”的鹅等等。这些获得财富的规律,放在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下,哪怕放在不同的时代,也都有效。

家庭育儿百科大全(育儿大全百科全书) 第1张

育儿百科四岁小孩该学到什么知识

孩子学习一些才艺特长是一件好事,有的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的孩子反觉得是一件负担,孩子如感到是负担,就不太好了。再加上教育目的和方法不得当,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在送儿童去学习的同时,还应尊重儿童自己的兴趣。而且,家长还应根据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理智地选择学习时间。下面给各位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资料,以供家长参考。

一、学小提琴的适龄期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乐,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因此,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6岁较适当。

二、学钢琴的适龄期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儿童学习钢琴在2-3岁时,效果无法期待,6-10岁开始学,想成为钢琴家又慢了一点,在3-5岁时最好让孩子先听好的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学钢琴比较适宜。当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早或推迟些。

三、学绘画适龄期

由于孩子在1岁或1岁多已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经验过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洁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四、学戏剧的适龄期

所谓戏剧,就是使用自己身体所有的器官、机能来表现,从发声、发音练习开始到音乐、古典、芭蕾等,要有广泛的训练才可。这些训练可以配合年龄及身心发展情形分别进行,所以从3岁到成年,只要有志于演戏,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适龄期”。

五、学英语的适龄期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正常儿童四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而且也能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如果想将来英语说得像国语一样好的话,尽早学比较好,随着年龄增大,过了5岁,母语习惯已形成,发音机制逐渐稳定并限于母语,再学外语就有语音干扰,会困难很多,因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孩子最好从小学点外语,1-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

六、学围棋、象棋的适龄期

围棋和象棋的开始适龄期是3-4岁,只要孩子能区分棋子的黑和白,棋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即可。这两种棋都有很难的专业术语,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一书在手,天下我有 | 华人家庭育儿宝典之《华人育儿百科》

再过几天,孩子就一周岁了!看着他活泼可爱的样子,由衷的感慨:这一路走来,为人父母不容易啊!

想当初,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和闺蜜去泰国旅行,舟车劳顿,喝了啤酒,吃了感冒药、咽炎药、晕车药,天天做按摩。回国发现怀孕时特别担心宝宝的健康!

怀孕2个月,见红了。半夜去医院急诊,望着医院门口的泡桐树,默默祈祷孩子平安。

怀孕6个月,妊娠糖尿病了。从此开始每天扎6次手指,吃饭限量,并且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日子。住院调血糖,眼看着人家吃的像慈禧太后,我吃的像忆苦思甜。

本来以为等孩子生出来就熬出头了,生出来才知道,原来他待在肚子里才是最省心的时光!

要不要给孩子保存脐带血?

都已经满月了,黄疸怎么还在?

流水的尿不湿,铁打的尿布疹!

万恶的肠绞痛,愁人的黄昏哭!

怎样才能和长辈一起愉快地带娃?

都说三翻六坐八爬,自己孩子怎么干啥都比别人迟?

为啥孩子要多和爸爸玩耍?

学步车到底能不能用?

……

我常常想,如果能更早些看到这本《华人育儿百科》,一定会大大的缓解我初为人母的焦虑不安,也一定会减少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和误区!

《华人育儿百科》共有8部分28章300项内容,不仅囊括新生儿日常照顾方面的知识,也把对象幼儿的年龄段延伸到了0~6 岁,针对各阶段孩子的身体、心理、认知发育及社会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集合了各主笔医生与专家多年来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对父母普遍的疑问进行了完善的解答,是一本适合所有华人阅读的育儿指南。

01 序言

 

从翻开这本书的序言开始,我就被打动了。《华人育儿百科》是由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院长带领长庚纪念医院儿童医学中心15门分科的百余位骨干医生等联手编写的。但是序言里面并没有介绍自己和团队的权威性,也没有让读者不明觉厉的专业理论,而是给家长写了一封信,以儿科医生的身份,朋友的姿态,将一些非常实用且重要的育儿建议,娓娓道来。

02  兼顾了儿童心理和教养

 

如果这本书只是专注于常见的育儿问题、常见婴幼儿疾病,那么也就只是一本内容全面的工具书而已了,但是本书并没有止步于此,不仅涵盖了以上问题,还兼顾了儿童教养和心理,甚至还有24个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亲子游戏。

许多新手爸妈认为从出生到1岁,孩子需要的只是基本照顾,谈教养要等孩子大一点再说,事实上,教养应该从0岁开始,父母与孩子如果可以优质互动,对婴儿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养方面,书中有两点最让我感觉到受益良多:

1、父亲参与育儿对宝宝的身心发育有何影响?

在传统华人家庭中,大部分育儿工作都是由母亲完成的,其实是不合理的。研究指出,父亲参与育儿无论是对夫妻关系、孩子的身心发育还是父亲自己都是有好处的。

幼儿时期父亲陪伴玩耍的经验较多的孩子,长大后的自尊发展、人际关系和婚姻质量都较好。

从母亲怀孕时就要开始邀请父亲共同育儿。共同阅读相关书籍,充分讨论对孩子未来照顾和教养的想法。避免将来两人因为教养观念不同,引发许多冲突和不满,孩子也无所适从。

此外,夫妻双方应有不同的分工,妻子一定要学习放手,不要总看丈夫照顾孩子的方式不顺眼。妻子的肯定和感谢是丈夫持续参与育儿的动力来源,而丈夫对妻子的温柔和爱意是妻子在艰辛育儿过程中最好的安慰,父母恩爱和睦,也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人生礼物。

对于“妻子一定要学会放手”我深有体会!

因为我是剖腹产,所以住院时基本上都是先生在月嫂指导下照顾宝宝。我在月子里几乎没有抱过孩子,先生只要在家里,就会跟月嫂学习,主动担当。给孩子拍嗝换尿不湿洗屁股洗澡做按摩,哄孩子,无所不能。

但是我出了月子以后,开始有精力自己照顾孩子了,我就总觉得先生笨手笨脚了。不管是给孩子穿袜子还是穿裤子,看他做什么都费劲!而且看他跟孩子玩儿,我总担心有危险,有点儿悬!我总忍不住提(唠)醒(叨)几句,甚至直接干涉,先生总觉得我不相信他!

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尝试着放手让先生去带孩子,我去休息,或者出门和朋友聚会。事实证明:先生完全可以把孩子照顾的很好,而且孩子明显更喜欢和爸爸一起玩!

我发现孩子和我在一起时,会相对比较安静,爸爸一出现,他就会兴奋和激动;我每次抱起孩子的姿势基本都是差不多的,爸爸会以各种方式抱起孩子;我比较喜欢和孩子玩玩具,而爸爸喜欢让孩子在他身上骑马或者让孩子在他身上爬!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也不同,在小区里遛弯儿,如果看见一只小狗,我会本能的靠近孩子保护孩子,而先生会让孩子和小猫小狗靠近,在安全距离内尽可能的近距离观察小动物,和小动物互动。所以我家宝宝从来不怕猫狗,回老家时喜欢和我家的大橘猫一起玩儿。

2、如何与祖父母一起快乐育儿?

首先要考虑的是意愿问题。如果祖父母很明理也乐意帮忙,沟通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如果祖父母被迫照顾孙辈,那最好考虑找育儿嫂或者托儿所,否则老人身心疲惫,而且家庭关系受损。

另外要考虑祖父母提供的照顾方式和质量、教养理念、以及是否容易沟通。

如果可以,父母不要一心只在乎孩子,要多对祖父母表达感谢、欣赏和赞美,必要时也应该给予一些经济上的回馈。

我家的情况是:姥姥和奶奶身体都很好,也都很乐意帮忙照看下一代,所以形成了一个轮岗制度。每个人来我家帮忙照看半个月,然后就可以好好休息半个月。

两位老人毕竟都已经将近40年没有照看过小宝宝了,所以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现在的育儿理念、照顾方式,很多都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了。我和先生会提前和老人沟通注意事项,老人也很开明,都可以理解和接受。

不重要的事情,也就任由老人安排了,重要的需要调整的事情,姥姥主要由我沟通,奶奶主要由先生沟通。

记得有过一个小插曲,有一次老人半开玩笑半吓唬孩子说:再不听话不要你了。虽然孩子那时候才9个月,也许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方式是特别不好的。可是老人在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兴致盎然,想到照看孩子这么辛苦,而且老人是因为不懂才会这样说,我不忍心这个时候扫兴给她做纠正,我只是简单应了一声。然后抱起孩子,微笑着跟孩子说:奶奶和你开玩笑呢,我们都很爱很爱你,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然后亲了亲宝宝。宝宝很开心的笑了。

晚上先生下班回家了,奶奶又说了一遍这个事情,先生就跟奶奶说了这种做法特别伤害孩子,老人立刻特别虚心的接受了。

我和先生都觉得,生养孩子其实就应该是孩子父母的事情,但是现实情况确实需要人帮忙。老人牺牲了自己本来可以自由娱乐的时间精力,来帮忙照看孙辈,我们真的很感恩。所以平时沟通的时候,我们会比较注意方式方法,也经常给老人买他们喜欢的需要的礼物。

◎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几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a.社会互动:良好的社会互动起源于良好、稳定的婴幼儿期亲子关系。

b.自我管理: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才能拒绝诱惑、克制冲动及延迟满足。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于学龄前便开始发育。

c.了解他人与社会:分享与服从是社会化的重要指标,这个能力在12~18个月大的婴幼儿身上已经出现。孩子会通过父母的设限来了解外在环境的限制。父母养育孩子的态度应该尽量保持开放、灵活和积极。

d.自尊:人必须先喜欢自己,别人才会喜欢你。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虽然爱他们,但是却不能放纵他们,虽然对他们提出要求,却也要愿意倾听他们的意愿并尊重个体差异。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之下,孩子才有机会学习尊敬他人。

心理问题常常伴随着行为障碍,是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忽略和认识错误的地方。

比如书中提及的分离焦虑症:

婴幼儿在跟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出现分离焦虑,属于正常的发展现象。大部分孩子在3岁时候便能建立起信任感,了解分离只是暂时现象。但也也有很多孩子很多年走不出这个焦虑。

分离焦虑症发生率为3.5%~5%,平均发病年龄为7岁半,有些病程短暂,但有些则会变成慢性症状。

分离焦虑症的成因可能与父母没有建立安全依赖关系或是过度保护有关,如果父母在面对孩子分离时出现了焦虑行为,或是父母本身就经常焦虑不安,也容易让孩子学到焦虑的模式。

分离焦虑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但如果孩子的情绪状况很不稳定,建议辅助药物治疗,先稳定孩子情绪,为接受心理治疗奠定基础。

在我6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去市里办事情了,傍晚才到家,我那天感觉世界都崩塌了,等妈妈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痛哭不已。因为我以为妈妈死了,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妈妈听我说了这句话以后,紧紧的把我抱在怀里。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情,才明白这就是分离焦虑症。因为父亲不擅表达且脾气暴躁,所以我和父亲一直都很少交流,我也几乎没有和父亲亲近过。父亲在家对我而言,只是在同一空间上多了一个人,并没有让我有心理上的温暖和依靠。一旦妈妈不在家时间稍长,我就会觉得简直是世界末日。

这种焦虑一直伴随我到青春期,这可真是一种折磨啊~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先生是个温柔有耐心的人,我相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可以轻松度过他的分离焦虑期。

03  章节设置清晰、检索便捷

 

平时不觉得,一旦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当妈的立刻开始紧张。上网查阅,问妈妈群里的小伙伴们(这个时代的妈妈,很多人真的是靠伟大的群养娃),问有经验的同事朋友们。

但是网上信息太多了,哪个更权威?

妈妈群里的小伙伴们,不一定能及时回复,能及时回复的,孩子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而有经验的同事朋友们,很多人早就忘记小宝宝时候的事情了!

一时间,真的是兵荒马乱啊!

而此刻,如果我们手中有这本《华人育儿百科》,那就等于有了定心丸,那感觉真的是一书在手,天下我有啊!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非常赞,排版功不可没!

目录用颜色做了不同的标签,读者非常容易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本书的结构采用问答和主题的形式来展开。标题抓人,很多都是家长关注,但是社会上各种说法都有,真假难辨的选题。在这里终于可以找到权威答案了。而且文中加入醒目的“医生在线”和“小贴士”,提供权威的建议和诊断。

文中的语言专业而简练,行文流畅,说理透彻,医学用语通俗易懂。问题和方法一目了然。阅读起来轻松畅快!

书的最后简直就是一颗彩蛋!附了一个按照拼音序列制作的重要词条和关键词索引目录,根据这个目录里的关键词,能够很快找到相关问题在书中的具体位置。按图索骥的方法方便又快捷。

04 与同类书籍对比

每一本育儿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相信有很多妈妈,阅读了很多本育儿书,简直是在用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在养娃。我自己的体会是:

《崔玉涛育儿百科》主要关注的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方面,其中一些内容,需要更新迭代了,而且,毕竟是一位儿科医生的一家之言,作为一个个体,就算水平再高,也难免会在某些方面相对不是很客观。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是权威中的权威,美国儿科学会是由6万名儿科医生和护理医生构成的组织,书中所有知识结论都是基于美国大量婴幼儿样本研究得出的,而且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但是毕竟是西方的育儿理念,有些内容并不适用于华人家庭。而且这本书比较厚重,中规中矩的排版使得阅读和查找稍显辛苦。

《华人育儿百科》不仅内容权威全面,而且立足华人传统经验,将西方育儿理念充分本土化,是融西方育儿科学与东方育儿智慧于一身的全能型百科,能让父母更快上手,也更适合华人家庭。 

所以,《华人育儿百科》不仅是一本卓越的育儿书,更是华人家长的良师益友!

林巧稚的代表作品

林巧稚曾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城乡,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等书。 [7] 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结果发表于《用造袋术治疗后腹壁囊肿一例》等文章中。这些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到的领域

著作

林巧稚,主编.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林巧稚,主编.家庭卫生顾问.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林巧稚,主编.家庭育儿百科大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林巧稚,主编.妇科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