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马未都说瓷器收藏(马未都说瓷器收藏颜色釉下)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10-21 13:10:18 298 0

马未都说瓷器

很多年前出过一本叫《马说陶瓷》,现在估计买不到了。

08年到现在出了两本了: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08年3月出版)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08年4月出版)

这个“马未都说收藏”系列是根据《百家讲坛》编写的(个人认为就是他们的演讲稿)。

这个系列目前计划出版5本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已出版)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已出版)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即出版)

《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即出版)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即出版)

现在应该各大书店都有销售吧!

听说销量不错呢!

哦,对,是中华书局出版的。

马未都说瓷器收藏(马未都说瓷器收藏颜色釉下) 第1张

一美国人进观复博物馆,想买走全部藏品,马未都是怎么回应的?

有一次,一个美国人对马未都说,“我把你博物馆的藏品都买下来,多少钱你给出个价!”博物馆藏品估价78个亿,但是马未都却摇头说了一个理由,美国人听了竖起了大拇指。

美国人参观观复博物馆

安思远,乍一听,是个中国名,可他却是个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他17岁就开始做生意,脑子极为好使。19岁那年,他遇见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古董商,爱丽丝·庞耐。随即,安思远开始在庞耐的陶瓷古董店工作,他开始认识了中国的陶瓷、家具和绘画,这为他以后走上收藏之路奠定了基础。就读耶鲁大学时,指导晚清书画研究的王方宇非常喜欢他,安思远的命名字就是王方宇起的。王方宇教会了安思远很多中国艺术知识和为人为商之道。庞耐呢?给予安思远资金和渠道支持让安思远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中国古董,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艺术。渐渐地,安思远收藏的古董越来越多,也有了“中国古董教父”之称。

意图买下马未都整体藏品

由于安思远的中国艺术品收藏里,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家具,因此,他又被称为“明朝之王。”马未都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美国,朋友恰好跟安思远非常熟悉,就带着他一起去拜访。进了安思远家,马未都被惊到了,虽然房间格局和装修是西式风格,但是摆放的家具、字画、瓷器等等,都是东方的东西。如果朋友不说这是安思远的家,马未都会以为他进了个博物馆。那天,马未都跟安思远聊了会儿天,但是他刚收藏不久,再加上年纪小,就没往深了聊。

1996年,马未都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一年后,博物馆开始对外开放。有一天,安思远恰好来了中国,他找到马未都,表示想参观博物馆。马未都惊喜万分,立马带着他进行参观,他讲解的很详细,安思远听的很认真。没想到,参观完,安思远突然对马未都说:“我想买走你的全部藏品”,说着,就伸出手指开了个价。马未都楞了一下,直接拒绝:“我的东西不能卖。”安思远沉思了一下:“你不卖,是因为我价钱开得不够高吗?”马未都笑了笑:“我的藏品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把它们卖到国外去。”安思远什么都没说,只是向马未都竖起了大拇指。

马未都这样回答

此后,他依旧致力于收藏中国古董。2000年,当他发现自己收购的一尊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刻是被盗文物后,主动跟中国政府取得了联系,并随即无偿捐赠给中国。2002年,安思远又将一件西周青铜器“归父敦”送还给中国。他的行为,令人敬佩。2003年,上海博物馆花450万美元从安思远手里买下了北宋四卷淳化阁帖。安思远一生未娶,所以,在他去世后,将自己的1400件藏品进行拍卖,让他们去到有缘人的手里。

这场盛大的拍卖,吸引了很多收藏家前往,甚至于一副赝品都被拍到了300万。这幅赝品出自潘家园,安思远一直留着它,是提醒自己以后别打眼。没想到,依旧有人愿意花高价买下它,大概就是出于对安思远的尊重吧。马未都听说这件事儿后,大为震撼,深思熟虑后,他做了个伟大的决定,在自己百年前,把所有藏品捐给国家。儿子表示,希望父亲能留给他一件,有个念想。但马未都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晚年,不想为钱所累,想清清静静过日子。能有这种觉悟,马未都实在了不起。

马未都作为收藏界的大佬,有哪些价值不菲的藏品?

提起马未都,相信很多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他可以说是收藏界的大佬了。他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收藏了很多的好东西,虽然说现在身价也挺高,但是他依然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那么马未都这个人究竟收藏了哪些比较有价值的好东西?

其实他收藏了四件可以堪称是国宝级别的藏品,首先就是北宋的汝窑洗,说起汝窑,很多人都知道它在瓷器史上的地位是非常的高的。仅从这里我们就可以预判出这个瓷器是非常的具有价值的,而且之前的和它同款的汝窑都卖了三亿左右,那么我们也可以知道他这个瓷器的价值肯定是非常的高,所以说,这个瓷器堪称为国宝是不错的。

然后就是宋代官窑长颈瓶,要知道,宋代官窑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官方背景的,而且一般来说,官窑烧制的瓷器水平都是比较高的,要知道官窑烧制的瓷器数量都是非常少的。所以说,对于他收藏的这一个瓷器本身数量极少,又加上完好无缺,所以说自然价格不菲。有人说,他当年收藏这个瓷器的时候,花的钱仅用成本的1%,不得不说,他收藏的技巧真是极高。

再有要说的就是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狐,这个瓷器在世界范围内仅此一件,由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它的价值是多么的高,虽然说它是明代的时候仿制的,但是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是不菲的,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藏品。马未都这个人的收藏品真的令人赞叹。

马未都4件堪称国宝级藏品,价值不菲,为什么不轻易示人?

马未都历经多年努力,搜集了不少好东西。每一件东西的后边都是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努力,可以说马未都为此也是有过一段衣衫褴褛的生活。他为人低调,可是手里却有不为人知的4件堪称国宝级藏品。此言一出,大家可能有点郁闷,他的好东西不都是在观复博物馆摆着,怎有不轻易示人之说?其实,真正能放在台面上的东西,那都是泛泛之物。

你可知道,马未都建了个地下仓库,面积据说有7000多平方米。据悉,上海那是寸土寸金,一平方米都在10万+。马未都费这般功夫,可想而知他的4件堪称国宝级藏品,岂止是价值不菲?所以说,他的一些藏品一般还真不会轻易示人。小编就为大家罗列马未都自己公开的4件藏品,那可真是堪称国宝级藏品啊!

第一件:北宋汝窑洗

汝窑那就不用说了,在瓷器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地位。话说这件瓷器,那是马未都从日本藏家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回来的。具体是多少?马未都也没说出个名堂,只是说这价钱很低,说出来都是世界级新闻。这个汝窑洗多少钱呢?当年在苏富比,同款的汝窑洗卖了3亿,可想而知现在价钱多少了。说它堪称国宝级藏品,并不为过。

第二件:钧瓷挂屏

人都说“身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想而知钧瓷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现在人们去观复博物馆看到的钧瓷挂屏,那是马未都后来复制的。说来也怪,30多年前马未都家里遭窃,电视机被偷走了,这个钧瓷挂屏倒是留下了。这件钧瓷挂品,可能全国都没几件,但是马未都有4件钧瓷挂屏。这价值不菲的程度,可想而知。

第三件:宋代官窑长颈瓶

官窑在宋代五大窑中,地位是相当的高,毕竟有着浓厚的官方背景。加上官窑的烧制,那是优中选优,所以存世量极少,更别说真品了。马未都这件南宋官窑,那是在某次节目中第一次展示的,一般不轻易示人。这件南宋官窑的来历,也是非常的传奇,据说马未都从朋友的手中以该瓷器价格成本的1%收入囊中,具体花了多少钱没人知道。现在能值多少钱,也没能说清楚,总而言之甩出去绝对是9位数。

第四件: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炉

这一瓷器世界范围内仅此一件,虽属明代仿制版,可是历史价值、手工形态,都是上品。世界范围内有统计的汝窑真品仅90余件,而明代成化仿制版汝窑更是凤毛麟角。马未都手里的那件,是世上已公开的仅有1一件。马未都这件藏品,很少拿出来展出,毕竟太真贵了。真实价值可想而知,堪称国宝级藏品啊!当然这件东西,那是怎么来的?马未都没有说那么明白。

上述4件马未都堪称国宝级瓷器,有的是孤品,有的是价值连城,总而言之真要是拿去拍卖,估计数字看着头晕。他的藏品确实是价值不菲,一般不轻易示人自然是情理之中。毕竟,马未都久有以来的心愿就是在自己退休后将平生所藏捐给社会。他这般用心保护,一般不轻易示人,也是为了保护文物,可谓用心良苦啊

马未都:我收藏过一幅名画,奉为镇馆之宝,为什么专家鉴定后皱起了眉头 ?

马未都,中国古文物界的一个奇才。作为一个学历只有小学水平的马未都,既出过书,又担任过诸多金牌节目的主持人,主讲者等,还在收藏界玩得风生水起,可谓是一个活脱脱的励志榜样!

(《收藏马未都》 )

在众人眼中,马未都给人的印象,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风雅有趣,尤其是在诸多主持的节目中,总是能够把各种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为此,许多人都被他的智慧和才识所折服。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人物,却也干过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傻事。

01 马未都在中国收藏界很有威望,但是却是个半路出家的“半吊子”

众所周知,收藏家的门槛都很高,因为一是你既要有钱,二是你更要懂得鉴宝。否则,纵使你再有钱,一旦不识货买的都是赝品,恐怕也只能赔得只剩条裤衩了。

而马未都玩古董,搞收藏,完全是个半路出家的“半吊子”,知其一,不知其二,并非完全懂。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之后干过几年机床铣工,1980年才开始搞文学创作。之后因为写了一部关于车间工人风花雪月爱情故事的小说,名为《今夜月儿圆》的而一炮走红。

也正是因为如此,马未都有幸被调到了《青年文学》出版社,成为了一名编辑。

当然,马未都能够在文化圈得以一举成名,还和那个叫王朔的小孩离不开关系。话说当年,小屁孩的王朔,在门口给马未都塞了一本自己的小说《橡皮人》就跑。马未都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

马未都惊呼,这真是个“人才”,小说写得实在不赖,得帮他发表。结果,找到领导被告知写得太赤裸,不能发!

最后,《橡皮人》还是发表了,王朔成为80年代青年的信仰。

之后,马未都和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了一个影视创作室,拍了不少的电视剧。也是从那时开始,马未都接触了不少的古代器物,收藏也渐渐有了规模。

本来,马未都玩古董,搞收藏,也不过是想体验一把当“顽主”的滋味,结果却不曾想到,一玩玩了几十年,玩出了高水准,成为了全国出名的收藏家。

然而,纵使玩了多年,对古董、瓷器、书画等文物有着比较独到的见解,但是也肯定不比人家的“术业有专攻”。

为此,就曾闹出过不少戏剧性的事情。比如当年马未都收藏过一幅名画,被他奉为镇馆之宝,结果被专家鉴定之后,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02 假货书画作品被马未都当成"镇馆之宝"

作为国内响当当的收藏大佬,马未都鉴定过不少的文物宝藏,虽然很少出现"打眼"的情况。但是,拿破仑也有滑铁卢的时候,更何况是“半吊子”出身的马未都。

马未都曾讲过自己关于收藏古董名画的故事。提到了自己"打眼"的经历时,不禁感慨道:

打这儿以后,书画方面我是再也不敢轻易碰了。

原来,早年间,他曾收藏过一幅名画,是为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作品。马未都将该名画作品视为“心头肉”,一直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盗走,从不轻易拿出来给人看。后来,由于收藏品越攒越多,马未都就有了筹建博物馆的想法,等到博物馆终于建成之后,他决定把这幅画拿出来当作自己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

结果,却不曾想,大师也翻车。

03 领着专家一起看“假货”

等到时日都算好了,事情都办好了后,一切古文物都被井然有序地摆放到了该放的地方。开馆之日,马未都开心地邀来了一群故宫里的朋友来参观鉴赏。

在故宫里待的人,都是专家级别,没少品鉴各种古董文物。初次看到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专家们可谓是赞不绝口,马未都听了吹捧夸奖也是洋洋得意。

专家们一边走一边看,走着走着,走到了"镇馆之宝"面前。马未都看着大伙都站立自己视为珍宝的作品面前,忍不住为大伙介绍起来,说得有声有色,专家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结果,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专家仔细端详着画作,越瞧越不对劲,最后都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

马未都见状心头一阵寒意涌过,暗想:不好,于是赶忙把画作取出来给专家们仔细端详。

专家们研究了半天,给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

马爷,你也有今天啊!这幅画是一件清朝时期的仿品!

听到如此晴天霹雳的答复,要说一般人估计要当场晕了过去。要知道都把它当成了"镇馆之宝",可见其分量有多重!

不过,马未都是个心胸大的人,他笑称:

本来就不踏实,现在不怕偷,不怕抢,我就敢把它挂客厅里看了!

听完,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总言之,马未都是个奇才,从最初一个毫不起眼的厂工,到全国著名的文化人,他的成功故事一直被当成是一个成功的励志典范。纵然他在“鉴宝”上翻了车,闹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却丝毫不影响他在收藏界的地位和威望。

一个厉害的人物!

对此你又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马未都说我国的高端瓷器都要靠进口是因为什么原因?

瓷器主要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其成型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自古以来,瓷器在中国便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甚至被称之为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瓷器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表现。

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其制造工艺与如今有着莫大的区别,但是却也不可否认其具有瓷器的特征,因此被称之为“原始瓷”。到了宋代的时候,各类瓷器已然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可以称得上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比如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元朝时期,“瓷都”景德镇产出了青花瓷,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

显然的,中国瓷器行业发展是非常惊人的,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甚至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传到各个国家,为很多收藏家所收藏,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在那段岁月中,中国瓷器甚至在欧洲大陆上被称为“白色的金子”,是上流社会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人自然为古代的瓷器发展而骄傲,但是马末都先生却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说了一句实话,他表示目前我国高端瓷器几乎都是进口的,并因此遭到了各种谩骂和攻击。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作为瓷器故乡的我们,如今的高端瓷器却要靠着进口,这是为何呢?我国曾经称霸世界的瓷器生意是如何衰败下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答,答案仅仅只有两个字“作死”。

欧洲一些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因此在16世纪中后期,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建窑,开始山寨中国的青花瓷。不过这些瓷器的质量不怎么样,因此在17世纪初,美第奇家族的“瓷器”停产了。半个世纪过去之后,中国经历了明清换代,瓷器出口量大大减少,而欧洲瓷器也迎来了机会,比如荷兰商人便抓住了商机,在代尔夫特建立窑厂,紧锣密鼓仿制中国青花瓷,并且很快便攻占了欧洲市场。

后来,经过了欧洲人的努力,他们成功获得了瓷器的制造工艺,并借着机械化生产的东风,提升了瓷器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很快便占领了全球市场,甚至还涌入了瓷器故乡——中国,占据了我国的高端瓷器市场,也就造成了中国瓷器行业如今的尴尬局面。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