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李泰任(李泰相是谁)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11-07 18:11:12 503 0

这个韩国女星是谁啊?求解。。。

李泰林

李泰林(이태임),1986年10月5日出生,汉阳大学戏剧和电影系毕业,韩国女演员、模特、歌手。

2007年出演电视剧《9局下2出局》进入娱乐圈。2008年因出演MBC电视剧《我人生的黄金期》崭露头角[1]  。2009年主演电视剧《千秋太后》和《别再犹豫》[2-3]  。2011年参演首部电影《特搜本部》。2014年6月担任女主角的电影《为了*皇*帝*》正式上映[4-5]  。2015年1月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心一闪一闪》播出[6]  ;同年9月主演电视剧《唯一拉美》[7]  。

唐太宗为何不让最受宠爱的魏王李泰做接班人呢?

当一个家庭子女众多的时候,父母难免会有比较偏爱的那一个,更何况在皇子众多的帝王之家。儿子多了,皇帝也会有非常疼爱的那个。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他诸多的皇子当中最为受宠的就是魏王李泰。在太子李承乾被废掉之后,人人都认为他会将最喜欢的魏王李泰立为太子,但是没想到,李泰不仅没有被立为太子还他进行了惩罚,将他由魏王降为东莱郡王,这是为何呢?

李世民所立的第一个太子是自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李承乾。李世民一早就按照接班人的方式来对李承乾进行培养教育。但是没想到李承乾越来越不争气最后竟然还要图谋造反,唐太宗最后只能将其废掉。

太子之位悬空,李泰是最有机会上位的人。首先,李泰出身贵重,他的母亲也是唐太宗的原配妻子长孙皇后,是嫡出的皇子。另外李泰可以说是才华出众,根据史书记载,李泰非常的聪明,文采很好,也是个饱学之士,还能写得一手好书法。甚至能率领着一帮文人编纂书籍,引来李世民的一片赞扬,李世民对于这个儿子可以说是爱如珍宝,也视这个儿子为自己的骄傲。

李泰被封为魏王之后按道理说应该去封地,但是李世民舍不得这个儿子,就让他住在宫里。对于李泰的赏赐的规格有时候甚至能超过太子,惹得朝臣们议论纷纷,但李世民却视而不见。

李泰修建王府时被人弹劾过于奢靡,但是李世民还是尽力维护李泰,搞得魏征这样忠直的大臣在朝堂上苦苦劝谏。唐太宗对于这个儿子的疼爱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那么他为何还是让李治做了太子了呢?

李泰的被废掉魏王的爵位有他自己的责任,因为在李承乾被废掉之后,他过早地暴露了自己想要争夺皇位的野心。当然这其中作为父亲的唐太宗有很大的责任。正是因为唐太宗对于李泰毫无原则 的溺爱导致李泰产生了错觉,认为自己一定会成为接班人。

有这种错觉的不仅仅是李泰还有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当李承乾看着自己慢慢失宠,而弟弟李泰却越来越受宠,自然认为自己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弟弟李泰将会取而代之,所有他图谋造反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杀掉弟弟李泰。可见连他都觉得李泰是个巨大的威胁。

历史上的魏王李泰为何没当成皇帝?

三点原因,第一,李治身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政治势力强于李泰身边的“魏王党”;第二,李泰凶狠,如果继位则废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都活不了;第三,李世民不能让“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使玄武门悲剧重演。

李泰是非常有希望获得太子之位的。他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长孙皇后共为李世民生育三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所以是嫡次子,仅次于嫡长子李承乾。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李承乾是毫无疑问的太子,而李泰就是距离他最近的人。当然,原本出生顺序的差距是个逾越不了的鸿沟,不过上天却给了李泰机会,一是太子李承乾实在荒唐,二是李泰深受父亲李世民喜爱。

李承乾在做太子之初也是颇受好评,但随着时日久了,逐渐放纵。他爱好突厥文化,每日与群小嬉戏玩乐,装扮成突厥人,甚至模仿突厥可汗的葬礼,还说有朝一日得天下要投奔阿史那思摩(突厥降将)做个突厥将军。还与叔叔汉王李元昌玩打仗游戏,东宫辅臣劝谏,他就说如果自己当了皇帝,有人反对就杀几百人自然顺服。长此以往,自然让李世民失望。

而反观李泰,深得李世民欢心。不仅效仿李世民当年延揽十八学士著书,设立文学馆编撰《括地志》,还获得李世民给予的特权,成年后仍然滞留京师,不到封地就藩。还因为身体肥胖,李世民特许他在宫中坐小轿。甚至因为大臣们对李泰没有足够恭敬还大发雷霆,幸被魏征劝阻。

这种情况下,包括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等功臣子弟围绕在李泰周围形成了“魏王党”。而当李承乾宠幸男宠称心被揭发,李世民处死称心而李承乾依旧不知悔改,还在东宫为称心设墓碑祭奠。让李世民彻底死心。最终,狗急跳墙的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开国功臣侯君集等企图发动政变,事情败露,李世民终于废太子。李泰的机会来了。

一、政治势力选择

正当李泰觉得太子之位舍我其谁的时候,两个重量级人物挡在他的面前,那就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皇后长孙氏的兄长、玄武门之变首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功臣元勋。褚遂良是魏征死后在李世民面前最受信任的谏臣,无限风光的后起之秀。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皇九子李治(长孙皇后第三子)仁孝。

实质上是因为李治没有自己的势力而李泰身边已经聚集了一群“魏王党”,如果做了新君必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扶立李治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由于李世民对李泰身边的那些靠着父兄功业的功臣子弟一向瞧不上眼。而长孙无忌这样的功臣元勋才能保证自己贞观朝政令稳固传承下去,褚遂良这样值得信任的后起之秀才是朝廷的希望。所以,最后李世民选择李治而非李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李治背后的政治集团强于李泰的魏王党。

二、李泰凶狠显现

李泰看到舅舅站在了弟弟李治这边,情知不妙,于是向父亲李世民撒娇,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一旦自己当上皇帝,一定杀掉自己的儿子让李治做储君。李世民很高兴地告诉大臣们,却被褚遂良无情“打脸”。他提出岂有杀子传弟这种有悖人伦的事情,一定是假话。

李世民事后也觉得不可信。更有甚者,李泰威胁恐吓李治,说他跟汉王李元昌关系好,暗示他与太子、汉王谋反一案有关,吓得李治好几天心惊胆战,最后在李世民再三盘问下才说出实情。李世民顿时明白,李泰心狠。如果立李泰,则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活命。如果立李治,则三个儿子都能保全。

三、要让皇位传承有序,不可“经营而得”

作为天子,一定要保证皇位的传承稳定。李世民自己靠着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登上皇位。但是自己不能让这种事情重演下去。只有确立稳固的皇位传承秩序,才能保证王朝长治久安。李承乾虽然不能立了,但是如果让一直野心勃勃的李泰登上太子之位,就等于昭告天下,皇位是可以靠“经营”来获得的。那之后一定有无数的非嫡长的皇子靠着结交大臣、惺惺作态来博取皇帝好感,从而上位,这样就没有稳定可言了。所以,李泰不能立,一定要借打消李泰做太子的可能性来告诉后世,皇位传承是有规则的,不能“经营而得”。

在这三个原因的综合考量下,李世民唯有立李治为太子,舍弃李泰,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李世民储君之争的前因后果

大家争得太厉害了,李世民看不下去了,而且都哪么强势,如果登基难保不把有危险的兄弟除掉。

李治天性温和,没有像其它兄弟那样疯狂争夺皇位,没让李世民厌恶。又因为天性温和,李世民估计他就算登基也不会对兄弟大开杀戒就选他了,毕竟都是自己的孩子。

大致就是这样,具体就很麻烦了,要去看历史

魏王李泰为何敢争太子之位?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趣历史网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治和李泰,其中李泰是他最为喜爱的儿子,后来李泰也被封为魏王,那么李泰生平如何呢?争夺太子之位失败的李泰结局如何呢?

李泰是李世民口中的青雀,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虽然李泰和李承乾、李治都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儿子,但是舅舅长孙无忌最后推荐了李治做太子。那么魏王李泰为何敢于和哥哥李承乾争太子之位呢?就是因为李世民的宠爱和李世民的玄武之变先例。李泰被罢黜后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魏王李泰的生平简介

李泰,字惠褒、青雀,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次子,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按理说皇子成年之后是不能在皇宫里面的都要去封地,但是因为李世民的偏爱,李泰没有去封地,一直在李世民的膝下承欢。

王东方版李泰

李泰是个才华横溢的皇子,聪明绝顶,出生就被祖父李渊封为宜都王,次年就封卫王。按当时秦王李世民的嫡次子的身份他的爵位最高不过从一品的郡王,但是他确成了正一品卫王(李元霸之后第二个)。后来9岁改封越王名下封地多达22州,可见当时李泰是多么的受宠了。李泰是当时的书法家和书画鉴赏家,深得李世民的喜爱所以在府里设文学馆,让他自己引召学士,所以在638年,李泰开始编撰《括地志》,成为唐朝大型地理著作,保存了六朝以来地理上的珍贵资料。

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达到一日不见就非常的想念,据史书记载,李泰因为太胖了,李世民曾担忧过李泰上朝会不会很辛苦,所以特许李泰做轿子入朝,这是前所未有的,魏王李泰也就闻名于世了。当时达到不许别人说李泰坏话的程度,连史官都感叹“其宠异如此”。不过正是这般的宠爱,所以最后才有李承乾和李泰的太子之争。

魏王李泰是怎么死的

魏王李泰并没有死在太子之争上,因为李世民肯定不会让爱子相互残杀的,所以他在废了爱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本来应该处死的,但是李世民舍不得,所以只是废了太子之位)后曾想立李泰为太子,经过长孙无忌的劝说,最后立李治为太子,这样三个爱子都能共生了。

李泰和李承乾都被罢黜,李泰从魏王降为东莱郡王,而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徙居黔州。李泰在被贬四年之后,李世民在647年就重新封他为濮王,后来李世民在宫中去世,李治即位,李泰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改变,李治对自己的哥哥还是优待的。直到652年,李泰因病去世,李治对哥哥的死还非常的伤心,以最高丧葬规模为李泰举哀。据说李泰的墓曾多次被盗,但是在1985年出土的文物中依然有大量奢华的下葬品。

李泰身为李世民的嫡次子,但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地位不输给哥哥李承乾,所受宠爱不输弟弟李治,但是最后因为李世民的宠爱让李泰错估了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李泰与长兄李承乾的反目,其实主要责任还是在李世民,因为李世民让李泰有种错觉,他可以取得哥哥成为李世民那样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泰任(李泰相是谁) 第1张

温水镇的历史沿革

温水是因大木林溶洞水冬暖夏凉而得名,清乾隆三十年至嘉庆五年(1766-1801)。温水镇道建驿馆。

嘉庆五年至道光十八年(1801-1838),谢法真、穆继贤农民起义被镇压,温水设扎佐衙门,下设外委公房。

道光十九至道光二十年(1838-1839年),温水设干总街门,下设扎佐衙门,扎佐衙门在温水和铁匠坝分别设讯弁外委,讯弁外委下设班鸠井、火石冈、桑木垭、良村、双龙场、何村六个塘房。(王少岩任干总)

1839-1911年,温水设温水府经厅,府经厅下设干总衙门,干部衙门下设讯弁外委,讯弁外委下设塘房。(王少岩任经历)

民国时期

1911-1913年,温水大汉军政府成立。(何时清任指挥官)

1913-1914年,温水设分县(李泰新任知事)。

1914-1930年,温水设区团治所。

1930-1935年,温水设区,称第五区,辖温水、永安、廉让、安吉、三星、龙凤、和睦、怀仁、三元、甲秀、孝友、淳厚、嘉善、双龙13个乡。

1935-1940年,温水设联保,辖永安、廉让、安吉3个乡。

1941-1948年,温水设温水区署,辖温水、典礼、大坡、寨坝、条台、双龙、仙源、官店、桃林10个乡镇。

1948-1950年,温水恢复区建制,辖永安、廉让、安吉3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温水被解放后)

1950年1月5日,温水被解放,7日设温水镇解放委员会。

1950年2月14日,习水县人民政府成立,温水设温水区人民政府。

1950年3月-1950年4月,温水改设镇公所,辖温水、典礼、大坡、仙源4个乡。

1950年4月-1951年4月,温水临时设县,原镇公所改制为区公所,辖11个保。温水街上为第一、二保;罗汉坝为第三保;目里为第四保;炉村至丁角桥为第五保;七星台左右为第六保;庄上周围为第七保;连白坝、典足坝为第八保;梨园坝为第九保;娄底为第十保;坟头坝、青杠平至扇子沟为第十一保。

1951年4月至1953年,民主建政,温水设镇,辖自然村(将街道一、二保、沙沟头、沙坝子、大黄沟并为自然村)、罗汉乡(把良村所辖的大水划归温水,与罗汉坝并建罗汉乡)、目里乡、星文乡、梨园乡、娄底乡。乡一级设人民政府。

1954年至1956年,温水设温水镇人民委员会,所辖6个乡也改为人民委员会。

1956年至1958年,温水镇撤梨园、娄底二乡并为平原乡,改罗汉乡为大水乡。

1958年至1961年,人民公社化初期,温水设区,辖温水、目里、大水、典足、平原、星文6个公社。期间,温水区改为基层社,6个乡改为管理区。

1961年至1966年,撤基层社恢复温水区,所辖6个管理区恢复为人民公社。

1966年至198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温水设温水区革命委员会,所辖6个公社改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1月至1984年5月,温水撤销温水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温水区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至1992年,温水区管理委员会改称温水区公所,将人民公社改为乡,辖温水、星文、典足、平原、大水、目里、小罗、大坡、龙灯、典礼10个乡(镇)。

1992年至2003年,温水撤销区公所,改为温水镇,将小罗、大坡、龙灯、典礼4个乡撤并为大坡乡。将温水、星文、典足、平原、大水、目里6个乡改为管理区,归温水镇所辖。

2003年至今,撤销6个管理区,合并为12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即温水镇辖星文、娄底、群英、梨园、典足坝、沙坝、桥头、罗汉、大水、目里、炉村、下坝12个行政村和五星、文昌、和平3个社区居委会。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