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辟谣百科(辟谣本身就是谣言)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11-09 15:11:11 280 0

辟谣,到底蔬菜浸泡会产生亚硝酸盐吗

蔬菜浸泡不会产生亚硝酸盐,但是做腌菜会产生亚硝酸盐。

泡菜中亚硝酸盐最多的时候是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在腌制后的第四天,泡菜坛中的亚硝酸胺最高峰,第十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到 20天之后亚硝酸盐含量已经明显下降,一个月后是很安全的。在腌制菜时,以下几条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亚硝酸盐产生:

1、要选择新鲜的蔬菜进行腌制,不新鲜的蔬菜本身就会有亚硝酸盐产生。

2、优先选择腌制萝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而非叶菜。

3、腌制时加点儿柠檬汁等酸性物质,柠檬酸有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产生。

4、腌制过程中还可以加点儿维生素C,将维C片碾碎,放入水中制成维C溶液,放入器具中。

5、器具一定要清洁卫生。如果是人工接入发酵菌种的(乳酸菌发酵粉),器具需提前进行清洁和高温灭菌;家庭中腌菜时,需要将器具清洗干净。

6、 制作腌菜时,在可接受范围内,将味道控制得稍微甜一点儿或咸一点儿都可以减少亚硝酸盐含量。

相关知识:

由于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这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并且亚硝酸盐的含量与盐浓度、温度、腌制时间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小作坊或无严格安全检测厂商生产的泡菜更容易出现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因而泡菜不宜多食。

食用腌制蔬菜、熟剩菜等易产生亚硝酸盐,有不法分子从工业用盐中提取的散装食盐更是亚硝酸盐的一大来源,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亚硝酸盐

人造奶油的危害辟谣是什么?

人造奶油的危害辟谣就是说人造奶油的危害是假的,但人造奶油还是有危害的。

人造奶油其实就是从食物油提炼出来的一种物质,人造奶油中含有非常高的反式脂肪酸。吃的太多之后就会导致自己的记忆力下降,如果是青少年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甚至还会导致哮喘等情况出现,严重的还会有肿瘤和糖尿病等等疾病出现。反式脂肪酸还会提高人体低密度脂类,导致癌症或是心脏病等疾病复发。

特点:

其外观呈鲜明的淡黄色,可塑性固体质地均匀、细腻,风味良好,无霉变和杂质,其脂肪含量在75%~80%以上,含水量为16%~20%,食盐含量小于3%,同时可含有少量乳化剂、维生素、乳酸等添加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造奶油

‘辟谣’是啥意思

说明事实真相,驳斥谣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曾连续发布4批20个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括谣言内容、谣言传播轨迹、媒体辟谣情况以及谣言的危害等。

食药监总局集中发布的谣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部分谣言在网络上仍“余威未减”。这些谣言涵盖肉食、水果、饮料、蔬菜、食油、茶类等多个食品门类。

扩展资料

近年来,为加大网络谣言整治力度,国家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对“网络实名制”作出明确规定。

相继出台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也对网络谣言等乱象对症下药。

2018年8月,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辨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据报道,截至2018年底,微信平台与网信、公安、食药监等政府机关以及学会、科普机构等社会力量,共拦截网络谣言84317条,辟谣文章的阅读量达10.9亿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辟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谣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络谣言必须被严打

有一个什么百科 专门进行真想辟谣

流言百科,在果壳网里的。运营者叫谣言粉碎机,专科谱生活、朋友圈谣言的。

辟的读音怎么读

辟的读音是bì,pī,pì。

一、辟的释义

[ bì ]

1、君主。

2、姓。

3、排除。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 pī ]

辟头:同“劈头”。

[ pì ]

1、透彻。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

3、法律;法。

二、汉字字源

本义是“法”。甲骨文的字形是用刑刀对犯法者施刑的情景。

三、组词

精辟、开辟、辟谣、大辟、复辟等。

四、字形演变(如图)

扩展资料:

一、精辟 [ jīng pì ]

(见解、理论)深刻;透彻。

二、开辟 [ kāi pì ]

1、打开,打通,开创(场地、道路、局面等)。

2、开发。

三、辟谣 [ pì yáo ]

说明事实真相,驳斥谣言。

四、大辟 [ dà pì ]

古指死刑。

五、复辟 [ fù bì ]

原指被赶下台的君主复位,现指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来的地位或被推翻的旧制度复活。

辟谣百科(辟谣本身就是谣言) 第1张

2015朋友圈流传Top10谣言

我们的辟谣百科栏目不知不觉已经做到第35期,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谣言,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远远比辟谣来得迅猛……2015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朋友圈谣言大汇总,在2016年,请别再轻易传播它们了~辟谣,我们一直在行动!

1. 喝富氧水能“补氧”

首先富氧水并不神奇,开瓶就会释放氧气。其次,通过喝水吸收氧气,不太现实。水喝进去进入的是消化系统,虽然有“科学家” 提出“通过消化道黏膜渗透方式吸收水中的高浓度氧气”的理论,但并没有被科学界认可。通过喝水补充氧气,从理论上讲并不成立。最后,与呼吸相比,水中氧含量太低。哪怕富氧水中所有的氧气能被人体全部吸收,相对于呼吸来说,其数量也是微乎其微的。

2. 手机电量越少,手机辐射越强

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 焦述铭:辐射大小和手机电量没有关系。手机辐射的大小与手机发射信号的功率大小成正比。而手机发射功率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手机自身的设置,还有手机所处的位置、距离手机基站的远近,主要是由手机基站控制的。手机信号如果只剩一格,基站的信号到达手机的一端已经很微弱,那么作为手机来说,此时就会提高发出的信号功率,以便让基站“听到”,此时辐射就会比较大。相反,如果手机信号满格,发出功率就越小,手机的辐射反而会比较小。

3. 喷了农药的草莓不能吃

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乙草胺是通过喷施地面封闭土壤、杀死杂草的除草剂。草莓的栽培过程很少使用乙草胺。一般来说,五月份之前上市的草莓主要是保护地栽培。育苗期不能使用乙草胺之类的土壤封闭除草剂,否则匍匐茎不能扎根,育不出苗来;定植期也不宜使用除草剂,否则影响草莓的缓苗和成活;保温覆盖地膜后就更不需要使用除草剂,假如草莓使用乙草胺只有在覆盖黑色地膜之前,其使用机会很少,即使使用至草莓上市也达两个月之久,早就分解了,怎能污染到草莓果实呢?由此就间接地排除了使用乙草胺的可能性。

4. 马桶水箱里放洁厕块会致癌

洁厕块主要以硬脂酸钠和石蜡作为产品骨架,复配入活性成分,再添加入一定量的黏结剂而组成,它可预先与形成水垢的钙、镁离子螯合,防止结垢。

这些其实是生活中很多清洁剂都含有的常见化学物质,洁厕块产生的蓝水属于生活污水,在目前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发现其具有致癌性。当然,这些成分毕竟是化学药剂,要避免频繁或长时间接触。除此之外,洁厕块对人体的危害并不明显。我们只需要在洁厕块使用过程中多多注意,不要接触眼睛,使用后记得洗手,不必过分紧张。

5. 蟹黄富含大量化学物质,不能吃

食品安全博士钟凯:我国消费者吃螃蟹主要集中在中秋前后,短期内的食用量可能比较大,但全年平均则可忽略不计。由于养殖环境相对好控制,因此总体风险并不大。虽然内脏通常是污染物相对集中的部位,成人应该不足为虑,但对于儿童、孕妇还是少吃为好。至于号称“野生”的螃蟹,消费者应该更谨慎些。

6. 大蒜可以鉴别地沟油

地沟油不单指从下水道打捞上来的油脂,而是废弃食用油的统称。真正的地沟油也可能所有检测指标都合格,并不一定黄曲霉素超标。

引起大蒜变色的原因很多,油的高温也能让大蒜头表面局部炭化变色,反而会让人误以为是黄曲霉素的作用,所以大蒜检测法是不科学的。而一些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合格食用油在冷藏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分层,所以通过冷藏来判断地沟油也是不科学的。

7. 酸碱体质是“万病之源”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营养讲师 许冰: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碱体质”的说法,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在人体三大缓冲系统——碳酸盐、磷酸盐及蛋白质的调节下,都会稳定在7.35~7.45之间。尽管机体不断生成酸性和碱性物质,同时也通过食物摄入酸碱物质,但血液的PH值并不发生显著变化。只有发生较为严重的疾病,如严重呕吐、腹泻、高烧、出血及摄入大量碱性药物,或呼吸系统功能异常时,才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人体的酸碱平衡才会被打破。进食不良,如偏食、挑食或吃所谓酸性食物过多等,是不会影响体内的酸碱平衡。

8. 吃味精、鸡精会致癌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杨振华:味精、鸡精里的谷氨酸钠在超过120℃时,易转为可致癌的焦谷氨酸钠。一般来说,炒菜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20℃,因此味精、鸡精是安全的,我们只要注意烹调方式,降低鸡精味精中的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也可以延缓放味精的时间。由于味精、鸡精中钠的比例非常高,生活中还是要注意摄入量,使用味精、鸡精的同时,也要减少盐的用量。

9. 多吃红枣非常补铁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营养讲师 许冰:红枣是枣类晒干以后的产物,是一种干性果子,无水后属于果制品,而非水果。虽然红枣的铁含量在水果中算是翘楚,但相对与猪肝每百克22.6mg的铁含量而言,红枣并无补铁优势。而且就铁的吸收率而言,红枣中的铁主要是以三价铁形式存在,属于非血红素铁的范畴。所以,在吸收利用这一环节,红枣“铁”打了个败仗。鲜枣有“维生素C丸”的称号,是因为其中丰富的果酸和维生素C恰好能起到促进铁还原吸收的作用。但是,红枣在晒干过程中几乎将其中的维生素C损失殆尽,铁的吸收率也大大降低。

10. 苹果打蜡致癌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李志霞:苹果果皮上的蜡主要来自:一是苹果生长过程中表皮自身分泌的一层果蜡,可以防止外界微生物、农药等入侵果肉,对人体无害。二是人工添加的食用蜡,起到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用蜡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三是人为添加的工业蜡,成分复杂,可能含有铅、汞等重金属,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近几年农业部对果品质量安全抽检及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苹果中并不存在铅、镉等重金属超标的情况,苹果是比较安全的水果,请不要轻信苹果打蜡致癌的消息哦。如果仍担心,可以削皮食用或用热水、盐水等清洗后食用。

(本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