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李镇西博客(李镇西联系方式)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11-16 23:11:11 698 0

求助一篇作文,请不要复制网上的,谢谢 2013年作文题:萧伯纳说过:“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

2012已经悄悄的离我们而去,崭新的2013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时间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不管你对她好不好,不管你在乎不在乎她,她总是独自无声无息地向前飞快地奔跑。在匆匆追逐她的脚步中, 2012这一页又要被她轻轻翻过。回首2012,有太多的人生第一次,给自己带来无数的感动、激动和幸福,而这些却都源自神奇的网络。

2012年,我无意间闯入了梁恕俭老师的博客,被梁师的博才多学和对事业的执着所深深打动,并在梁师的指导下,我的微语录第一次变成铅字出现在中国教师报上。后来我又从梁师的博客链接里第一次走进中国教师报,走进香山会馆,然后,就是迫不及待地注册、学习、等待、发帖,让自己近距离目睹名师的教育风采,沐浴在教育的春风里,喜不自胜。

2012年,我经历了很多次的“天上掉馅饼”。先是在博客上结识了连云港原文联主席彭云老师,惊喜地收到彭主席的《彭云文集》。让我在激动中领略了一位八十高龄的文人眼中的故乡情结。后来,我又意外地收到了徐剑青老师的e笔书法题字。徐老师看了我的博文《老师,我想入团》后,被主动申请入团的雪婷的上进精神感动了,他主动给雪婷题了一幅“雪婷”。当我把徐老师写的字给雪婷同学时,雪婷激动地跳了起来。我想这也是她一生难忘的事情。再后来,我有幸参加了网友沙皮老师的“2012沙皮送漫像活动”,没隔多久,竟真的收到了他给我画的漫像,这幅漫像是我人生第一张漫像,意义自然也非比寻常。

2012年,我在博客上有幸认识了蒋自立老师,并在蒋老师的引领下,加入了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在研究所里认识了许许多多为改变教育现状而奋斗不已的名师和同行。后来,我第一次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成功邀请蒋自立老师来我校给全镇教师做专题报告。蒋老师的报告感动了在座的每位老师,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逐教育梦想的脚步。

2012年,我第一次独自走出家门,与一群追逐教育梦想的同行者一起踏上南去的火车,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奔波,终于走进美丽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参加了“李镇西式魅力教师评选暨颁奖活动”,并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现场报告,真正感受到了“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的内涵,而这次经历给我的教育人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2012年,我的博客写作由原来的自娱自乐开始向教育专业写作上努力,我的努力得到了众多博友的支持。并且,有许多篇博文得到了博导的青睐,被推荐到了草根博客。这些网友的支持和祝福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将自己的教育故事写出来。

2012年,我第一次和学生一起为山区的孩子捐书,并为成都励志妈妈捐款,和孩子们一起去体会爱心奉献的幸福和快乐。

回首2012,有太多太多的激动和幸福,这些,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对我这个小草根来说,已经是很幸福很幸福的了。真心谢谢给予我支持、鼓励和祝福的网友们。虽然这句感谢很简单,但感情却很真挚。

2012年挥一挥手,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2013年拽着2012年的尾巴,踏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2013年,我将继续追逐自己的教育梦,不懈努力,直到实现的那一天。

今天是12月31日,2012年就要过去了,2013年马上就要来到了,这也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了。

新的一年像一位强健的小伙子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又像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向我们走来。

回首一下在2012年里,我从四年级升上了五年级;;在学校里,我有一段时间忙于玩,导致成绩下降,以后我努力学习,抓紧把这段失误补回来;在夏令营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2012年里的许多事都浮现在我的眼前。又想起今天早上,我像平常一样走进教室,我惊呆了,教室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灯上挂着彩带,教室里被布置了一番,这也是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而准备的。

我沉浸在2012年的回忆中,可是在2013年里我应该怎么作呢?我想了一会儿,做起了新一年的打算。

在新一年里,我当然应该好好学习,这是一个学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而且人嘛,就应该活得快快乐乐地。哦。我差一点忘了,我有一些贪玩,这个毛病,早应该改了。我还是应该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更要丰富课外知识。我也要争取获一些奖,作一个好学生。

2012年快过去了,到2013年我又会长大一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应该好好学习,迎接新的一年。

读《我这样做班主任》有感

李镇西老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成绩卓著,提出了一系列的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理念,其思想和实践模式在广大教师中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教育事迹也震动了中国教育界。这学期我在反思自己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也买了很多班主任工作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教育理念,其中这本《我这样做班主任》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面我就谈谈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

班主任初体验

李老师在本书的第一辑就与读者交流了《我为什么要当班主任》,这不禁使我想起去年我初当八班班主任的日子,刚开始很累也不习惯,但是与孩子们相处觉得自己也在慢慢的在成长。现在想想真是:十分的付出,百分的感动,千分的幸福。虽然过去了一年多了,但是很多很多事情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初当班主任,真的是挺累的。有时看自己的博客记录着刚上班的日子,还记录着自己当时累哭了。现在是想不起来了,但是还记得和学生一起吃饭,跑操,打扫卫生,等他们回宿舍休息后我们再离开的那段日子;初当班主任,也挺自豪的,自己告诉自己我是个头呢,管着50个人;初当班主任,是幸福的,第一个教师节收到学生的鲜花和贺卡时的那份感动是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的。初当班主任,那时候也不懂什么教育智慧,教育艺术全凭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以及自己那用不完的精力和激情。

就像书中说的,正是那段时间的成功与挫折,喜悦与忧伤,欢笑与泪水,纯真与苦涩,骄傲与尴尬……以及对这一切的反思,对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教育给我的幸福也越来越丰厚!不知您是否想起了您初当班主任的日子,不知您是否想起了自己的第一届学生,真是段美好而纯真的日子!

用童心去报答童心

在文章《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给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我的.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对孩子的爱。”作者又加了几个字:“以及孩子对我的爱”。作为班主任,大多时候我们会委屈,以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是沉甸甸的,得到的却是他们打折的爱。但是我们为什么不仔细的去感受一下学生对我们的那份爱呢?

今年的元旦过的很开心,一是得到了“最受欢迎的老师”的表彰,另外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元旦礼物---继去年《老班名言》之后的《老班名言2》。尽管有些调皮的味道在里面,但这也是一分厚厚的爱意。有时,学生一句“老师,楼梯滑,你下去的时候慢点”,会使我们心里暖暖的;嗓子疼时,讲桌上总有一杯热水会使你心情大好;有时,学生一个转身的拥抱,会让我们觉得很感动;下雨学生走到半路,又跑回来把自己的雨具拿给我,这是多么深的感情;这一幕幕包含了学生太多的太多的爱。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奖赏呢?每每想到这些,总是觉得歉意油生,我做的还不够好,有太多对不起学生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在与学生生活的日子里,都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感动的时刻,这就是我们献身教育的动力,用自己的行动来报到学生的爱吧!作为班主任,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让学生感到在我们身边生活了三年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这边是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在李镇西老师的书中,第四辑《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中介绍了很多他的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请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培养学生的自育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开展小组竞争 增强班级活力》《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 民主》等文章,都介绍了李老师的独特的视野和看法。

在认着学习以上内容之后,我也思考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也试着把适合我们自己的加以运用。

比如,在今年的元旦评优中,每班12个名额包括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进步之星、纪律标兵等等。去年是我自己定的,大部分考虑了学习成绩,后来想想对一些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又太不公平。所以,今年我让学生自己投票选举,当然先和学生声明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真正的发挥作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同时也防止我偏见太大。

另外,受初三一班和七班的班级对抗赛的启发,我与学生商议制定了“组团学习”法。自己找一门或几门学科,自己与朋友组团去挑战另一个“团”。女生宿舍215和216的宿舍挑战赛终于在第二次月考后落下帷幕,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凝聚力更强了。

还有,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气氛方面。每次课前教育,每次班会必提两个字“团结”,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开展“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班会,开展“你来比划我来猜”的班级活动,开展班级万圣Party等增强学生间的感情。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很多后进生的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学习不好,但是很热爱班级,在八班生活的很快乐。今年的元旦表彰,张海洋同学成功入围,他是班级后几名的学生,但是他爱班级爱同学,大家积极为他投票也是理所当然的。和谐的班级氛围是我这一年半以来最大的收获。当然,也很严厉的批评过或者是误会过某些同学,现在想想真为自己当时的莽撞而抱歉。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适时地放手,对自己对学生都是一种成功。

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

李老师在本书中特别为青年教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

乐于请教,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具体的做法,而是细心领会其教育思想和带班艺术;勇于思考,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创新,用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广于阅读,要读经典的教育理论书籍、杰出教育教的专著、反应国内外教育研究的最新观点,最新动态的教育报刊以及反映青少年学生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善于积累,积累学生的作品、自己进行教育实践的有关材料记录包括班级重大活动,对学生的个别教育等等;勤于写作,记录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火花: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等等都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认真学习该部分以后,我也在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制定了班主任梦想清单:坚持班主任工作日记,记录发生在每天的有意义的事;坚持读书,学习名师的教育精髓;定期开展班委会议,强化班级自制;调整好心情再进教室,不随便发火;多与身边的老师们交流。希望新的一年里,自己认真工作,与学生携手创建更辉煌的班级!

结语: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是个筐,什么内容都往里装。”班主任的责任似乎无限大,因为他什么都要管而且必须要管好;同时班主任的权力似乎无限的小,因为无论是谁都可以随时给班主任下达任务,是个忙忙碌碌的办事员。但是我说,班主任工作是爱与勇气的抉择。最后用李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文章:“我不止一次庆幸我是一名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挽留青春,珍藏童心;挥洒情感,燃烧思想;从职业到事业。从幻想到理想;手足舞蹈于校园,心灵飞翔于社会---这就是我的生活!”

李镇西博客(李镇西联系方式) 第1张

如何成就一个优秀的教师博客

怎样才是一个优秀教师

作者: 加入日期:10-11-21

怎样才是一个优秀教师

记得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入的变革,那就不能成其为教育”。这对教育是多么完美的一种描述啊!如果教育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呈现,那承担教育的人将是怎样的一群人?

我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在接近20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中,我在对周遭同事的观察和对自己的反思中,不断扣问着自己:怎样成为一个好教师?

于是我常常愿意沉浸到叶澜先生的“生命化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的种种思考中,在这些教育名家的睿智的思想深处,我在想,一个好的教师大抵应该是这样的:

一、他一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

有位哲人说过: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绝对不是分析、理性、程序、而是一种激情和本能。也许有些绝对,但是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这种激情,或者是比较张扬,或者是相对内敛,但一定是激情!前者以优秀教师李镇西为代表,后者以魏书生为典范。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就事业的激情。

教育原本就是一首诗,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在变换着不同的主题,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散文家张放在描写徐志摩教书时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副场景:“他给我们在课堂上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先生做教师的时候,每每上课,有时干脆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坡上杂乱躺坐,听小桥流水,望群莺乱飞,学生在他的激情引领下,随他遨游诗国。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写诗是需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师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在心中永远有一股激情,有一种冲动,如果这些东西停止,那么在一个教师身上展现出来的东西,就会变的平常、平庸、平淡。那些教育行为就会变的琐碎、乏味,缺少感染力。

二、他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因为有爱,常常就可以唤起一个冰封的内心世界。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师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取得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能把握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只有用爱心才能赢得爱心,用感动唤起感动。

曾经读过一篇关于李叔同先生的文章,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课堂上,先生看见一位调皮的学生在看课外书,下课后,当别的学生陆续走出教室了,身着长衫的先生轻轻地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深深地给这个学生鞠了一躬,面带温和的微笑,说:“下次请不要看课外书了!”在给教师做培训的课堂上,我无数次引用过这个教育的小细节,每一次都感动于先生的那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显示出了名师的真风范、学者的大气度、师德的高水平。

如果我们做教师的人,对教育事业有一份恒久的热爱之心,对学生有一颗仁慈宽厚之心,教师和学生之间所获得的沟通就会在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地方。爱,有时候也许并不需要语言,对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轻轻的触摸,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都源自人性深处的爱,源自人心深处的善意,但是正是这些东西,“最是无声胜有声”,如果有了这些,我们还会因为学生偶尔的过失而声色俱厉地斥责吗?还会有语言过激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吗?还会有冲动地对学生身体的惩罚吗?

如果心中有爱,教师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对象当成真正的人,那他就会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时刻洋溢出一种人文的精神,一种人性的关怀。冷落学生、讽刺学生、训斥学生在他一定会是一种伤痛。为此,他会时刻努力探求一种更好的做法,让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他一定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越是走近,越觉得自己贫乏;越是学习,越是觉得自己有限”。一个好的教师,一定应该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在困惑中寻求答案的时候,实现自我提升的。

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这是做好一个优秀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师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就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成长水平。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读书人,我想做教师职业,是需要永远的有源头的活水的,面对迅速变化的新世界,教师一旦今天停止读书,明天就将停止教学。读书过程本身也就是与世界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人从狭隘走向宽广的过程。

一个酷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有着很高的精神品位,浑身上下洋溢着浓厚的芳香的书卷气息,象钱梦龙、象李叔同、象梁启超这样的读书人做了教师,不但他们自己本身,就连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丰富博学而自然变得内心温暖、丰富、细腻、鲜活和磊落!

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读一些书,尤其要读一些教育名著,如果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等名家的书,教师很难成为一个有教育思想的人。如果没有教育思想上的高起点,就不会有教育目标上的高追求,就很难有人格上的高品位,更不可能有事业上的大作为。

四、他一定是一个善于反省和思考的人

《学记》中说:“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曾子也曾经说“吾日三省吾身”,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提升,才会使教师的工作更具质量。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反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每一天、每一课、和每一个学生的接触,都应该是有心并用心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是处处留意的有心人,成功不可能建立在不可琢磨的侥幸和偶然上。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是倡导反思的,如果教师能够每天写教育日记,认真总结在一天中教育工作的得与失。今天的课因为什么上的很成功?为什么自己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洋溢着激情和感动?为什么今天批评这个学生,学生那么愿意就接受了?为什么今天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本来简单的事情搞的一团糟?把这些东西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记载下那些让我们内心世界有所震动的事件本身,哪怕只是几十个字,几百个字,这都是一个可贵的反省和思考的过程。几年以后把那些最精彩的部分,选编出来就是最有味道的文章,我确信在教育的世界里,那些闪烁火花的东西,永远都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永远都是最有生命力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注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古人说:“事事洞明皆学问”,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都能做成学问。在有心的前提下,才能将各种碎片穿成最美丽的服装,本来那碎片单独看来好象没有价值,但是你要将他们加以组合,他们就会光彩夺目,其实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就应该是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教师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

我愿意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也愿意周围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师。

2018-07-28遇见王君,遇见湿地

如果要说在我十六年的教学生涯里我最仰慕的名师是谁?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李镇西、王君、肖培东”。尽管这十六年来,我在我的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成绩平庸,比身边的那些名师高级教师相去甚远,但我也可以很欣慰很自豪地说:我一直在凭着良心很认真地工作,也一直在朝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前行。

回顾十六年的工作历程,我可以将之分为几段:

2002年至2007年,那是我在乡镇中学初登讲台的五年。从刚开始教语文的茫然、生涩,到慢慢熟悉,摸着了一些门道。那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名师就是李镇西老师。有一次陈校长向我们推荐阅读李镇西老师的书,他对学生的浓浓的爱心与民主教育震撼了我。不久,教育局请来了李老师作讲座,于是我有幸聆听李老师分享他当班主任的诸多故事,知道了他如何带学生在菜地里吟诵语文,如何帮助后进生万同。我还聆听了他现场教学《山中访友》。那些时日,我渐渐从教育教学的门外走进来,明白了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坚持读书、思考和写作。于是,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刚出生的宝宝,深夜里孩子熟睡后就与在网上买来的教育书籍为伴。那时候,我精力饱满,时常与好伙伴讨论课堂设计,写读书笔记,写课后记,往报社投稿,居然在地市级报纸上发表过几篇豆腐块。我年轻的心里充满了对职业美好的向往,热情满满地工作着。

2007年到2012年,是我来到市区外校工作的五年,也是超负荷工作直至严重透支健康的五年。这五年里,我一直担任双班语文教学,每班都是七十多人,我还兼带一个班的班主任。那时从早晨六点多进校查寝开始,到晚上九点多查寝结束,每天差不多有十四个小时在学校工作。由于学生人数多,其中既有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学生,又有出钱捐资补录的学生,良莠不齐,班主任工作难度大,语文教学工作任务重,单是要从那堆成山的作业本中爬出来就不轻松。加之作为全市重点学校,社会关注度高,家长期望值高,领导目标要求高,我就在那刻意追求教学质量而有些忽视学生健康成长的畸形怪圈里摸爬滚打苦苦挣扎。幸运的是,虽为全校语文组最年轻教龄最短的老师,和一群从各乡镇中学选拔来的优秀名师奋战,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竟然也能名列前茅。

那样苦和累的日子我怎么熬过?那样激烈的竞争我怎么让学生不败?因为那时,我遇到了王君。那时的她,人称“昭君姐姐”。我已不记得是哪一天就在网上看到了她的博客,一看到就喜欢了,就一见钟情不能割舍了。从她的博客中,我知道了在重庆有那么一个热情如火的女子,25岁就上全国公开课拿大奖,知道这个女子上课总能折腾出新鲜的味道,和我周围的课堂完全不一样;知道这个女子带着学生坚持长跑……我于是也常常借鉴她在博客中所呈现的一些课例,比如将《爱莲说》和《陋室铭》整合来上,即使是一种不太熟练的照搬和模仿,我也总能时常给我的孩子带去一点学语文的新鲜感,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兴趣盎然。从她的博客中,我也知道她总能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融为一体,她上那么多的公开课竞赛课,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种激荡的热情、坚持的力量。后来,我又在网上购买了王君老师的书籍《听王君讲语文》《一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等。每每在繁重的工作中疲倦的时候,在巨大的压力下消极的时候,读一读王老师的博文或者看看她的书,精神又会振作起来。那时的她,就是在我晦暗日子里为我拨亮灯芯的人。或者说,因为她,我还能在繁重痛苦的教育生活中保留一点自我专业成长的意识和动力。所以,每当学校要开展教研活动承担公开课时,市教研员要我去参加上级教学竞赛时,尽管我内心有一万个理由是要拒绝的,我认为我自己是没有能力作代表去竞争的,但最终我还是或无奈或勇敢地扛下来了。因为王君老师说“要敢于死在公开课里,才能活在家常课中”。尽管那几次比赛都没有取得最好的名次,但是就在备赛磨课过程中,我对课堂的设计、调控却有了一些渐趋明朗的认识。

2013年到2015年,我进入了职业平庸期。因为2012年,我一个月内因心悸连续晕倒三次。经过各种检查也未能查出准确的病因,只得遵照医生的嘱咐,减轻工作量,减轻压力,多作休息。学校领导照顾我,减去了班主任工作,我由此连续三学年只担任双班语文教学。最初的一年,我尝试着卸去以前所有的压力,不去想什么专业提升,也不去想什么教学业绩,只是遵照规矩把课堂把握好,保证学生的成绩依然优秀。所以我与网络的交集少了,抱书啃读的时候也少了。那个鲜亮的君姐,也似乎淡出了我的视线和生活。待到调养一年身体渐渐稳定后,我又在教研员和我们教研组长的提携和帮助下,参加了一些地市级的竞赛课,有一节录像课还获得了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课例展评一等奖和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那时候,我又渐渐找到了工作的节奏,于是,在网上把《听王君讲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听王君讲经典名篇》购来学习。我知道,我与君姐的距离,是天与地的距离,但是,有她的课堂相伴,我也能积极地去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微小的精彩;有她的文字相伴,我就能不停住脚步,向着前方的光亮行进。

2015年秋季至今,是我工作任务最轻的三年,也是是我家庭负担最重的三年。由于学校改制并将别校兼并,我开始接受了工作以来最轻的任务——任教单班语文,且班额50人左右,另承担备课组长工作,一个组约9-12人。应该说,这三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是最轻松的,因为学校改制后实行划片招生,生源质量大不如前,这反倒让我有了勇敢践行语文理想的机会。因为很少有学生家长时时关注分数,学校也不再次次进行成绩排名。我得以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地引领学生诵读、演讲、看电影、看各种有益视频,指导他们坚持写日记,坚持练书法,开展经典诵读、美文荐读、佳作评讲等活动,坚持每天读千字文,每月读名著,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非但没有分散精力,影响成绩,反倒让这些并不闪亮的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增,对语文课堂更加眷念。许许多多的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他们也能像以前的优秀学生群体一样,写漂亮的字,写优美的文,也考很高的分。但他们比前几届孩子多了“玩”语文的幸福。在我带着学生蓬勃地生长时,是君姐的博客、培东老师的博客给了我很多借鉴,也带给我很多启发。我知道引导学生爱语文爱生活,就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就要引导他们将视角从语文课本上移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我知道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启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就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文本,品析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我知道教课文其实也是在教活法,让自己成长,也让学生能终身受益……

最幸福的语文教学背后,是最不堪回首的家庭伤痛。公公突患癌症,从市级医院到地级医院来回辗转,整整在医院待了二十个月;婆婆又患老年痴呆症且病情急剧加重,生活不能料理。我和老公心力交瘁,成天就在单位、医院与家之间奔波无数次。病人的脾气古怪要忍受,照顾的烦琐吃力要忍受,哥嫂不管不问的不孝要忍受,不小的经验开支要忍受……那些无力,那些焦虑,那些憋屈,那些疲惫,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体会的。尤其是连续两年寒假,自假期第一天开始到最后一天结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都是我和女儿回到老家,陪在痴呆糊涂不能自理的婆婆跟前,吃喝拉撒全由我们照顾。两位老人时隔一年多相继离世。回首这三年半时光,怎一个“苦”字了得?现在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居然挺过了这段时光,而且在两位老人人生最后的阶段,将他们照顾得仔细,问心无愧,还让亲人们和周围的邻居大赞我是个好儿媳。能没有怨言地扛起、心胸大度地扛起,这其中很大的力量都应该来自于君姐吧!她的《一路修行做女人》一书,让我看淡了许多事,看开了许多事,我学会了少去计较,多些悦纳。事来了,扛着呗!急也没有用,一点一点地解决,一步一步地去走。谁的人生没有乌云呢?君姐的父母不也是吵吵闹闹以致最后分开吗?我何必为我争吵的父母落泪!君姐的公公婆婆不也是耄耋之年身体不佳行动不便拉撒也要人照顾吗?君姐东哥能做我也能做!君姐的哥哥不也有不争气尽造麻烦的时候吗?他能悦纳哥哥我也能不计较不孝的哥嫂!在君姐的那颗仁慈的善良的宽容的美好的心灵照拂之下,我觉得家里的“乱仗”也是人生的财富,经历过了,就是成长。我也拥有了一颗“好的心”!

在这三年的难熬的时光中,如果说语文教学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的乐趣和价值,君姐促成了我面对挫折承担责任善待他人的一次人生成长,那么湿地带给我的就是坚持的力量。自从君姐把博客搬家到微信公众号后,我自然也是一路追随。就在2016年的寒假当中,我读到了海波老师所写的《守着厨房,做一个读书写文的姑娘》,她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早起读书,做饭时读书,等待时读书,只要有一丁点闲暇就读书。从此,我开始关注海波老师的博客,看她几乎不间断地发文,记录工作学习和生活。于是2017年初我也给自己立下一个誓言:我要在一年内读完50本书!我在网上买了“趁早”读书手册笔记本,那刚好是50本书的笔记内容设计。我一边看海波老师每月阅读书单,一边坚持边读自己喜欢的书边写摘抄写感想。我居然成功实现了我的誓言!这一年,读了教育教学专著10本,读了其它散文、小说、励志等诸多类别的书43本。原来,只要我有目标,我有挑战自己的决心,我也可以做得到!能够促使我在陪伴照顾老人的忙碌里坚持下来的精神力量,还来自于晓东老师。2017年的暑假,我由湿地开始关注他。我读了他的公众号“讲更好的课做更好的人”里面所有的文章,如同听邻桌的同事谈学生,论教学,聊家常。他用日更一文跟自己较劲儿,不断延展生命的宽度,提升自己的高度,他把自己从一个普通教师提升到能登上全国讲台的教师,又把自己从河北跑到了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我且不说他的才气才学,单单是365天的坚持,从2016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就不能不景仰他的超群的意志力。我觉得心里有一股力量在萌动!我也应该坚持做点什么!就这样,读书这件事坚持做下来了!2017年下半年,我也重新开始写一些日常教学后记和生活随笔。回想这十年,我除了完成教研员布置的写作任务和记录女儿小学的成长经历之外,我几乎没有动笔写点什么呢!每每有一点“雄心”涌动,然后就在日常的琐碎和思想的懒惰、行动的怠慢之中消亡了!当君姐以及那么一大群老师在热气腾腾地活着、兴致勃勃地研究着的时候,我都做了些什么呢?真是汗颜!

今年我在家里通过直播看年会,我终于看到了“活”的君姐,活得热情的君姐,活力四射的君姐,我听到了我和想象中几乎完一样的君姐的有魔力的声音,她的课堂,她的讲座,都让我心潮澎湃!我也很幸福地看到了男神培东老师的模样,他的温文儒雅,沉静大气,在课堂上的灵动点拨,春风化雨,让我激动不已。还有青春语文团队的精彩展示课,风格各异,却都展示着语文的丰富多彩!晓东老师的讲座内容虽然之前已经通过他的公众号了解不少,但那有磁性的普通话一响起,鼻子就莫名地发酸。艳平老师流浪的经历和感言,让隔着小小手机屏幕的我也是热泪盈眶。从普通的草根教师,找寻到最好的自我,他们,经历了多少苦和累的坚持!

遇见语文湿地,是我们多少语文人的幸运!在这片家园里的花花草草,可以被洗去好多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平庸、生命的暗色,而变得活力满满、元气十足,精神充沛明亮!这里真是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十六年旅程,我变好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语文生活里的从容、平和是这些年炼造的。

遇见王君,遇见湿地,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她,他们,让我保有自我成长的意识,拥有努力向前的力量。他们,是引导我前行的光亮。

如何转化后进生转自李镇西老师的博客

每当我自己感到后进生听不进的话时,或者在我面前很顺从,但实际上过了一会儿就把我的话就成了耳旁风,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一点痕迹,我就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当然,教师唤起后进生上进信心的前提,是对孩子无限的相信,相信每一个后进生都有着上向的愿望。

唤起向上的信心,应该从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开始。只有意识到自己很有多优点,他才可能奋发向上。因此,最近二十年来,我每当接触一个后进生,第一次谈话,往往是问他(当然是很自然地问):“你有什么优点?”但很遗憾,几乎所有被我问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表现——先是一愣,脸上迷惑,好像在说:“什么?我还有优点?”然后低头默想,好像试图努力地挖掘出自己的优点;最后抬起头,不好意思地说:“没有优点。”但如果我问:“那你有什么缺点呢?”学生则往往不假思索地“一二三四”流畅地说出自己的缺点。

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培养”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认为自己有优点的孩子!

学生说不出优点,我自然会启发:“怎么可能呢?没有优点的人是没有的。这个优点有大有小。比如,你爱你妈妈吗?”

“爱呀!”学生马上回答道,同时会以一种很奇怪的表情看着我,好像再说:“我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呢?”

我笑了:“你看,你有孝心,这不就是优点吗?”

这就样,在我这样的启发下,孩子会慢慢说出诸如“我是自己走路上学的” “我在家经常扫地的”“我肯帮助同学”“我乒乓球打得不错”“我同情弱者”(他不一定是这样的表述)等等优点。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