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240平方mm低压电缆安全载流量是多少
240平方mm低压铝电缆安全载流量是480A。
电缆选择的原则是【简单算法】:
10mm2(含10mm2)以下的线以导线截面积乘以5就是该截面积导线的载流量
相应的截面积100mm2以上乘以乘以2
16mm2、25mm2乘以4
35mm2、50mm2乘以3
70mm2、95mm2乘以2.5
如果导线穿管乘以系数0.8(穿管导线总截面积不超过管截面积的百分之四十)
高温场所使用乘以系数0.9(85摄氏度以内)
裸线(如架空裸线)截面积乘以相应倍率后再乘以2(如16mm2导线:16*4*2)
以上是按铝线截面积计算
铜线升级算是指1.5mm2铜线载流量等于2.5mm2铝线载流量,依次类推
低压电缆载流量表是多少?
具体见表:
电缆是用来输送电能的,而电功率的计算式为
W=1.732*U*I*COSφ
式中:W--电功率,单位kW
U--电压,单位kV
I--电流,单位A
COSφ--系统自然功率因数
由上式可见,要输送电能,线路中就要有电流流过,线路通过的电流越大,输送的电功率就越多。载流量,就是指线路导线所输送的电流量。具体每种规格的导线允许的最大载流量,国家规范有规定。
运用时,负载所要求的最大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导线在空气中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例如:25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在空气中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为105A,当你的主设备运行时,运行电流就只能小于或等于105A,决不能大于105A。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扩展资料: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
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 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载流量
4*240低压电缆额定载流量是多少?
YJV-0.6-1KV,4*240电缆明敷温度40°载流量450A,土壤中穿管,热阻系数0.8,导体工作温度65°时载流量335A
铜电缆 10米以内的距离,载流量1500A左右;
几十米以内的距离,载流量1000A左右;
百米以上的距离,载流量500A左右;
铝电缆 10米以内的距离,载流量1000A左右;
几十米以内的距离,载流量600A左右;
百米以上的距离,载流量350A左右;
影响铜芯电缆载流量的因素
1、环境温度
所采用的环境温度值是考虑中的电缆或导体未带负荷时的周围介质的温度。
2、土壤热阻率
对于在地中埋设的电缆,在实际土壤热阻率高于2.5K.m/W的地方,必须适当地降低载流量或者将紧靠电缆周围的土壤以较合适的物料替换。
3、多回路成组
同组安装更多的导线或电缆时,必须乘以规定的校正系数。成组校正系数是假定该组各回路电缆负载相同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4、有载导线根数
一个回路内要考虑的导线根数是那些承载负荷电流的导线根数。在可以假定多相回路中导线承载平衡电流时,就不需考虑其中性线。在中性线承载电流,而相线负荷不作相应降低时,回路电流额定值的确定应考虑中性线。只作为保护线(PE线)的导线不应被考虑。PEN线应按中性线一样考虑。
扩展资料:
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因素
导线自身的属性是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因素,增大线芯面积、采用高导电材料、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减少接触电阻等等都可以提高电缆载流量。
1.增大线芯面积提高电缆载流量。线芯面积(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呈正相关,通常安全载流量铜线为5~8A/mm2,铝线为3~5A/mm2。
2.采用高导电材料提高电缆载流量。如采用铜线替换铝线,同等规格下能提升30%载流量。在某些高要求场合甚至使用银线。
3.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提高电缆载流量。虽然绝缘材料耐温能达到100℃以上,但通常考虑实际敷设条件及安全,都会降低允许使用温度,这在各个国家规定是不同的。
环境是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外部因素,合理加大线缆间距、选择合适的铺设场所等都可以提升电缆载流量。
1.合理排列,加大线缆间距
多条导线并敷时会形成邻近效应和集肤效应,使电荷集中在导线截面局部,降低了导线允许载流量。而且多条并敷导致热量集聚,也会降低载流量。
比如2.5mm2的铜缆,独立布线时I=32A;家用2相2线同布I=25.6A;工业三相三线同布I=22.4A;4线同布I=19.2A。
2.敷设于散热良好地段,填充导热介质
计算导线载流量时,线缆环境温度可取:空气中敷设取30℃,埋地敷设时取25℃,或根据当地温度资料取定。
环境温度影响:温度越高,线缆允许载流量越小。如2.5mm2BLV铝芯线(限温65℃),环境温度为25℃时,Iy=25A;环境温度为40℃时,Iy=19A。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载流量
50平方三相铜电缆栽流量是多少,负荷是多大
50平方三相铜电缆栽流量是159A,负荷是89kw。
查下面的电缆载流量表有,50平方铜线安全载流量为159A。根据功率公式有:
P=1.732UIcosφ
=1.732x0.38x159x0.85
=89kw(按市电电压计算,功率因数取0.85)
铜芯电缆载流量对照表
铜芯电缆载流量对照表如下: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扩展资料:
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因素
导线自身的属性是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因素,增大线芯面积、采用高导电材料、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减少接触电阻等等都可以提高电缆载流量。
1.增大线芯面积提高电缆载流量。线芯面积(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呈正相关,通常安全载流量铜线为5~8A/mm2,铝线为3~5A/mm2。
2.采用高导电材料提高电缆载流量。如采用铜线替换铝线,同等规格下能提升30%载流量。在某些高要求场合甚至使用银线。
3.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提高电缆载流量。虽然绝缘材料耐温能达到100℃以上,但通常考虑实际敷设条件及安全,都会降低允许使用温度,这在各个国家规定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载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