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官渡之战胜利者(官渡之战!)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3-01-18 00:01:13 251 0

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

1.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2.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断了袁军的给养。

3.重用人才,虚怀若谷地听取谋士意见,使上下幕僚尽心尽力,广献良策。

4.人心齐,泰山移,曹军上下团结一心,战斗力强。袁绍刚愎自用,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指挥失误,注定袁绍失败的命运。

官渡之战胜利者(官渡之战!) 第1张

三国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胜利者是

官渡之战,曹操对战袁绍,曹军七万多人,而袁绍整整七十万(具体数字不得而知),在相差十倍的情况下曹操采用前后夹击的方式大败袁绍军,是三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望采纳,谢谢。

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是谁 以少胜多的是哪一方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10000人;曹操20000人

伤亡情况

袁绍约100,000人;曹操约8000人

胜利者:曹操   失败者: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 官渡之战胜利者是哪个人

1、官渡之战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2、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袁绍军约110000人 ,曹操军约20000人。经过一年多的决战,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是谁?

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是曹操。

曹操以声东击之计,自率轻兵偷袭白马,袁绍帐下的大将颜良仓促迎战,当时关羽归属在曹操帐下,颜良虽有勇冠三军之名,但对手是关羽,关羽将颜良斩杀。袁绍首战失利,锐气受挫。

袁军调整战略方式,将分兵进击调整为结营紧逼,曹、袁大军集结对垒于官渡,曹操兵疲缺粮,准备守许昌,而曹操谋土荀彧认为,可出奇制胜。最终火烧袁绍粮草,袁绍大军军心溃散而败。

历代评价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最重要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而全军溃败。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如下:

1、曹操善于指挥。官渡之战前,曹操主要一条,就是抓住了袁绍遇事迟钝、行动迟缓的特点。白马之役,他声东击西,分散了敌人的优势,也是由于掌握了袁绍胆小怕事的特点。袁绍如果分秒必争地强渡黄河,同颜良会师,曹操未必能在白马之役中打胜仗。

特别在最后的决战中,由于许攸的到来,曹操摸清了袁绍的底牌,看准了袁绍的薄弱环节,才能作出一举战胜袁军的决策。

2、曹操善于用兵。在官渡之战中,我们看到了曹操,善于充分运用自己兵力的许多案例。他的一万人马,在东征中,既打了刘备,又防卫了袁绍,一个兵当了两三个用。在最后决战中,五千人马,北打淳于琼的护粮部队,南打袁军大营,也是一个兵当了两三个用。而袁绍呢,在曹操东征、后路空虚的情况下,他的十万人马基本没动窝,一个兵顶不了半个用。

白马之役中,上当受骗,被敌人牵住鼻子来回折腾,形同疲劳游行,后头打了一个追击战还失败了,也是一个兵没顶半个用。最后决战中,他的主力部队放弃了曹操的主力不去打,等于没起作用。荀彧说,袁绍是庸人中的雄杰,只会集聚人众,而不会运用。这个评论,真是一针见血。

3、曹操多谋善断。官渡之战中的曹操是多谋的,但同时,他又是善断的。有时在决策战略的大间题上表现得很犹豫,但是确定之后,却又很果敢。在官渡之战最后决战的关键时,我们甚至看到了他一往无前毫无犹疑的性格。这时他一点也不反复,一点也不退缩。在决战的进行中,他的左右害怕袁绍的援军到来,要求分兵抵御。

这个建议受到了他严厉的斥责。因为战斗已经到了生死的紧要关头了,曹操的士兵不比淳于琼的多,分兵势必减弱进攻能力、拖延解决战斗的时间,弄不好,甚至会全盘失败。这种时候,每一分钟都是关键,只要尽快打垮淳于琼,就是袁绍的援兵来了,也没有关系。

而拖延时间,打不下淳于琼,敌人的援兵一到,两面夹击,就是分兵抵御也很困难,而且根据推算,从曹操向淳于琼发起攻击,到袁绍的援兵来临,有一个时辰的间隔,敌人援兵未到跟前就分兵,等于白白浪费自己的战斗力,减少自已战斗胜利的可能性。

4、曹操有粮可依。军队的后勤供应,特别是粮食问题的尖锐性。官渡之战双方的困难,都尖锐地表现在,粮食供应问题上,这个情况再一次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军事原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徐晃对袁绍运粮队的第一次轻袭,是曹军由相持中的被动转入主动的开始,曹操对袁绍运粮队的第二轻袭,则引起了袁军的混乱,直接导致了袁绍集团的全面崩溃。粮草问题作为影响全军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官渡之战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5、曹操有后台。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曹操,之所以能打胜仗,就是他善于运用自己的智囊团,在战争问题中,他在战争中的些重要决策,几乎没有一条不是与自己的智囊团,反复商量的结果,尤其在进的决定。从战争开始的决策东征,到许攸献计,最后决战,我们都可以看到他这种善于用人的能力。

官渡之战的失败者袁绍呢,他阵营中足智多谋的人才很多,例如沮授、田丰都是当时谋士中第一流的人才,但是他不用,各种好的意见也不少,但是他不听。他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矜忌自恃,有的谋士甚至因为意见不合,还被他囚禁、赶跑,直接导致了袁绍集团的失败。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