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诸葛亮说:“不骄傲就骄傲,不娇生惯养。”
相比于那些为自己的才华而骄傲的人,谦逊有礼的人会获得绝大多数人的尊重。
当卡扎菲和邓小平在同一张照片上时,他们就像一个对照组——前者自命不凡,后者心胸开阔。
为什么会对两人有这样的评价?
这需要时间回溯到1982年10月。...
(邓小平与卡扎菲会晤)(邓小平会见卡扎菲)
1982年,时任利比亚领导人的卡扎菲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卡扎菲的中国之行虽然短暂,但他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的工作人员感到头疼和不满。
更重要的是,面对邓公,卡扎菲相当傲慢无礼。
卡扎菲做了什么让我们的工作人员对他如此不满?
面对卡扎菲的嚣张跋扈,充满智慧、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小平同志是如何应对的?
卡扎菲访华中的“插曲”
在国家元首访问另一个国家之前,双方会协商一个固定的行程。
按照原计划,卡扎菲访华时将乘坐专机在新疆乌鲁木齐机场做短暂停留,然后飞往北京。
当我们的接待人员在乌鲁木齐机场等待卡扎菲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卡扎菲的专机没有按原计划降落。
卡扎菲出人意料地临时改变路线,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中国西南边境空。
你知道,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如果卡扎菲没有及时表明自己的身份,他们一行人乘坐的专机很可能会被当作来袭敌机击落。
这已经不是卡扎菲第一次在国事访问期间胡闹了。
四年前,卡扎菲夜间访问苏联,突然乘专机空出现在苏联。
被国防空军(苏联1948年成立的独立军种)发现后,卡扎菲丝毫没有波动。
(勃列日涅夫和卡扎菲)(勃列日涅夫和卡扎菲)
飞机安全着陆后,卡扎菲直言要立即见勃列日涅夫。
但是当时已经是深夜了,勃列日涅夫已经休息了,所以他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再见到卡扎菲。
只是当卡扎菲专机的舱门砰的一声关上的时候,苏联外交官一时间不知所措。在此期间,几名利比亚官员不停地用箱子给卡扎菲的专机送博尔诺米矿泉水。
一群苏联外交官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两个小时后,在勃列日涅夫出现之前,卡扎菲直接关上舱门,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苏联官员,飞走了。
这次卡扎菲访华,我们的人员是有心理准备的。虽然难免会惊讶,但也不会惊慌失措。
然而,卡扎菲访华的“成妖”之路才刚刚开始。卡扎菲安全进入我国后,又出现了一个变数。
卡扎菲不满意我们的政府只派部长级官员会见他。他认为他应该受到更高级别的政府官员的接待。
为了使这一外交活动顺利进行,我国政府最终派出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阿沛·阿旺晋美。
当三架载有卡扎菲代表团的飞机出现在北京空时,我方人员与专机取得联系,以了解卡扎菲是否在第一架飞机上。
但答案只有“不知道”。
为了不让卡扎菲有机会再次利用这个话题,阿沛·恩加旺吉格梅决定从贵宾室停在机场前等待。
(阿沛·阿旺晋美)(阿沛·阿旺晋美)
第一架专机降落后,头戴黑色毡帽、身穿大袍、脚穿皮拖鞋的卡扎菲出现在飞机机舱门口。
但是礼宾司的人看到卡扎菲身后的两架飞机走下来压死了一群人,就舍不得了。
因为这群人并不都在规定的名单上,有些人甚至连护照都没有。
统计人数,记录信息,安排入住,都要耗费大量精力,可能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卡扎菲代表团的300多人给礼宾司带来的问题不止这些。
外国领导人出访必然要举行国宴,因为卡扎菲带的人太多了,所以请贴上只写桌号不写姓名的贴纸。
当两国与会者进入宴会厅时,卡扎菲身边的8名女保镖会冲进去寻找最佳位置。
其余的利比亚人民不会按照请柬上的桌号坐,他们喜欢坐哪儿就坐哪儿。
这让我们的参与者站在座位前,不知道该怎么办,场面一度尴尬。
无奈,最后大家只好胡乱坐着。
在最初的恐慌之后,礼宾司已经逐渐适应了卡扎菲的随意,但这仍然是一个可怕的考验。
由于卡扎菲没有固定的用餐时间,基本上饿了就吃,这让钓鱼台国宾馆的厨师们异常紧张。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天晚上已经零点了。和往常一样,卡扎菲临时派人通知厨房工作人员,卡扎菲要为他的女保镖庆祝生日。
厨师半夜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美食和一个大蛋糕。几天后,筋疲力尽的厨师血压飙升,摔了出来。
当卡扎菲正式会见邓小平同志时,他的表现让我们很多人员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卡扎菲究竟有多傲慢
会见中,卡扎菲表示希望能协助中国修建人工河、修铁路、开发石油、建民房、铺设通讯设施。
这些项目最终耗资200亿美元。
显然,卡扎菲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与中国搞好关系,但他的言谈举止与这一目标严重不符。
在整个会见过程中,卡扎菲除了坐下时瞥了邓小平同志一眼外,始终没有与邓小平进行眼神交流,言语中充满了傲慢。
和别人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遗憾的是,卡扎菲的概念中并不存在“社交礼仪”这个词。
他不只是针对中国。就连被他视为偶像的纳赛尔也经常遭到卡扎菲的粗暴对待。
有一次,卡扎菲心血来潮去埃及见纳赛尔,负责保护他人身安全的车队正在沙漠里训练,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但卡扎菲坚持要立刻见到纳赛尔,没有事先和纳赛尔打招呼,直接爬上直升机飞往开罗。
(纳赛尔)(纳赛尔)
纳赛尔被卡扎菲的“突袭”搞得心烦意乱,向别人抱怨道:
卡扎菲不能提前说一声再回来吗?哪怕一次!
又一年,卡扎菲还访问了埃及。时任埃及总统的萨达特因为一场演讲未能在酒店会见卡扎菲。
卡扎菲单方面取消了会议,掉头飞回利比亚,留下萨达特一脸尴尬。
面对卡扎菲的漠视,邓小平同志没有像其他接待过卡扎菲的国家领导人一样表现出任何负面情绪。
邓小平同志始终保持冷静,板着脸,始终关注两国之间的合作。
甚至会后,我们的陪同人员还想为邓小平同志背黑锅,但邓小平同志只是淡淡地说了四个字:没关系。
同样,卡扎菲无视邓小平同志的礼貌,而邓小平同志无视卡扎菲的傲慢。
没有一个像卡扎菲一样的人能看出,邓小平同志的表现与傲慢的卡扎菲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稳重的邓小平同志足以让卡扎菲为自己的优越感感到羞愧。
很多人都很好奇,卡扎菲为什么行事如此肆无忌惮,好像他什么都不怕,谁也不在乎。
有实力的人就会有信心和勇气,自然就有恃无恐了。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卡扎菲是个阴晴不定的怪胎,但不得不承认,他有绝对的实力和勇气。
卡扎菲的高光时刻
自1969年卡扎菲在利比亚掌权以来,经过他的超强力改革,利比亚面貌焕然一新。
在卡扎菲领导利比亚之前,利比亚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被外国势力入侵,没有高度自治权。
利比亚的大部分财富也被11万意大利殖民者牢牢占据。
卡扎菲成功推翻王朝统治后的第二年,就彻底废除了美英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
同年,卡扎菲以强硬态度收回利比亚境内的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居住区,并下令意大利殖民者赔偿利比亚在20世纪20年代殖民侵略战争中的损失。
1973年,卡扎菲还将利比亚超过51%的外国石油工业收归国有。
不到十年,卡扎菲就彻底赶走了控制利比亚农业和手工业的犹太人和意大利小业主。
随后,利比亚的所有外国资产都被人民接管。
第一,卡扎菲拿出石油业收入的一半,给全国人民分红。
之后,我们将在全国大力普及教育,提供医疗福利,建设基础设施,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另外,卡扎菲大力支持妇女解放运动,女性可以不戴头巾上大学。
卡扎菲身边有8名女保镖,就是他支持妇女解放运动的证明。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在卡扎菲下台前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
“利比亚人的生活水平是非洲大陆最高的。
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婴儿死亡率最低,人均寿命在非洲最长。
40多年前他从国王伊德里斯手中夺取政权时,全国识字率不到10%。如今,这一比例已超过90%。"
卡扎菲对利比亚的贡献有目共睹,他值得所有利比亚人民的支持。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卡扎菲上台以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存在或明或暗的敌视他的势力。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卡扎菲激进的外交和他“反美斗士”的形象。
倒下的卡扎菲
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一直是复杂尖锐的。
卡扎菲一当上利比亚领导人,就把美国6000多人的Wheelers 空军事基地赶出去了。
并宣布利比亚和美国以前签署的所有条约都是无效的。
卡扎菲也试图联合阿拉伯国家对抗美国,但是美国太强大了。
卡扎菲手里没有原子弹,就不能来硬的。
为了得到原子弹,1970年,卡扎菲派利比亚二把手贾卢德到中国购买原子弹。
(卡扎菲)(卡扎菲)
但原子弹不是商品,周总理当场拒绝了贾卢德带来的生意。
所以,1982年卡扎菲访华,那一年大概是被“冷落”了,对小平同志态度傲慢。
没有原子弹,卡扎菲不会就此罢休。
1977年,卡扎菲秘密策划暗杀美国驻埃及大使赫尔曼·埃尔茨(Herman Eilts),以挑拨埃及与美国的关系。
然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从一名被贿赂的利比亚官员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所以暗杀在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面对卡扎菲的一再挑衅,美国怎么可能不还手?
自1980年以来,由于卡扎菲承认英国分裂组织“共和军”,美国认定利比亚为笼罩在黑色恐怖主义下的国家。
次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果断与利比亚断交。
1986年春,美国甚至出动了两艘航母,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动了大空攻击。
这次空袭击的明显目的是杀死卡扎菲。然而,卡扎菲毫发无损,他的妻子和8个孩子却不同程度受伤。
卡扎菲不是一个容易失败的人。两年后的12月1日,他制造了轰动世界的“洛克比空惨案”,造成270人死亡。
由于这种极其恶劣的影响,利比亚自1992年以来一直受到联合国的全面制裁。
利比亚顿时陷入绝境,国家每况愈下,人民的幸福生活又回到了悲惨的状态。
利比亚长期被孤立,最终让卡扎菲无法忍受。
为了打破困境,卡扎菲只能求助美国来破冰。
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卡扎菲第一时间向美国遇难者发去慰问电。
两年后,在得知美国即将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后,卡扎菲也非常积极地表达了对美国的友好态度。
为了让美国相信其交好的诚意,同年8月,卡扎菲向“洛克比空惨案”受害者支付了8亿美元的赔偿金。
卡扎菲的频频示好,让美国开始“变心”。2006年,美国与利比亚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但事实上,美国真的会和卡扎菲冰释前嫌吗?
回答:没有!
事实上,美国一直在等待除掉卡扎菲的机会。之所以愿意与利比亚复交,只是为了迷惑卡扎菲,让他放松警惕的烟幕弹。
美国一直在暗中支持利比亚的反对派力量,还切断了卡扎菲的外援。
2011年,利比亚西部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和东部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相继被中情局策划煽动的“颜色革命”推翻。
接下来才是美国的真正目标:卡扎菲。
今年西方情人节第二天,利比亚爆发动乱,美国写的。
2月22日,此前一直得罪卡扎菲的阿盟表示,将暂时取消卡扎菲的参会资格。
有了这个消息,利比亚的骚乱变得更大更有序,出现了“全国过渡委员会”。
一个新政权的出现,意味着卡扎菲的倒台已经不远了。
几乎半个月后,美国与法国、黎巴嫩和英国一起向联合国提出了对利比亚的制裁。
3月19日,美国发动对利比亚战争,为利比亚内乱再添一把火。
在美国的主导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利比亚战争中,加速了卡扎菲的死亡。
10月20日,无路可逃的卡扎菲被反对派武装强行推进一条下水道混凝土管道。
在腰部和头部中弹后,威武的卡扎菲结束了生命,倒在了政治舞台上。...
结语
邓小平之所以叫别人不要理卡扎菲,可能是邓小平同志早就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卡扎菲的结局不会幸福。
如果卡扎菲能学会克制,尊重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相信邓小平同志对他的评价会完全相反。
可惜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如果。
卡扎菲被束缚在茧中。
参考
[1]郑达·永。我对卡扎菲的了解[J]。百年潮,2014(10):53-56。
[2]石延春。卡扎菲的轶事[J]。《回族文学》,2006年第3期。
[3]朱增泉。疯子卡扎菲[J]。神剑,2013,(第4名)。
[4]蒋敬。沙漠政治中的“常青树”——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J]。文史世界,2006(07):8-12。
[5]尚志。卡扎菲的秘密[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