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李克强特地提到了:“我们建立了大病医保的制度,一些病种在有些地方能报销到30万元到50万元,高的地方还有不封顶的。总体上城乡居民看病的报销比例能够达到70%,随着国力的增加还会逐步提高。”
过去10年,中国医保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如今已经逐步触及重特大疾病、罕见病的保障问题。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肿瘤治疗中的基因检测发表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陈赛娟明确提出:要将肿瘤基因检测放到医疗机构当中,杜绝医疗安全隐患和腐败。
2021年的“张煜医生事件”,曾在业内引发激烈讨论。基因检测已经进入肿瘤治疗日常,甚至更前沿的肿瘤早筛也已有大量布局。但很多相关业务开展并不规范,引发的社会问题较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也建议:将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重点高发、且容易实现的肿瘤筛查纳入医保。
2022年,基因检测行业可能迎来全新的机遇。
基因检测院内进行,杜绝行业乱象
基因检测,如今几乎成为肿瘤治疗的必选项。但对很多中晚期患者来说,基因检测成了沉重的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曙光学校校长刘卫昌表示:很多农民朋友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延长生存期,还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往往人财两空,家庭还要背上一大笔债。
规范肿瘤诊疗迫在眉睫。
2022年初,国家医保局点名一起骗保案,涉案员工正是篡改了基因检测报告数据,强行报销诊疗用药。很多靶向药物都存在类似问题,只有检测到相关靶点阳性,才能用药或者进入医保报销。
根据Analysys易观的估算,2022年中国的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元以上,比2016年翻了4番。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陈赛娟指出:医疗机构普遍缺乏NGS技术的临床诊断资质许可,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运而生,但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质控体系。且收费高昂,容易滋生巨大的医疗安全和腐败隐患。
健识局从一些患者中得知,一次基因检测的费用在8000到20000元不等,而且不能报销。医生一般会推荐院外的基因检测机构。
一家基因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向健识局表示:肿瘤医院通常会以科室名义与一家基因检测机构长期合作。患者如果拿其它机构的检测报告,医生不会认,患者只能花钱重做。
这种竞争环境之下,篡改检测报告等乱象难以避免。
陈赛娟建议,通过试点的方式,将基因检测放到医疗机构当中,尽快开展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让医疗机构能够为患者做NGS基因检测,同时制定基因检测行业的规范标准。
健识局了解到,已经有医疗机构提前进行了布局。天津一家肿瘤医院的工作人员曾对健识局表示:院方已计划自己建立基因检测实验室,将院外的检测逐步转移到院内。
建议将高发肿瘤早筛纳入医保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对肿瘤防治的力度,早筛早诊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表示:最不想看到“晚”字,肿瘤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我们自认为健康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做筛查和早诊十分必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表示:癌症早诊早治需要规范化。当前缺少对已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系统性评估,也缺少基于中国人群证据的国家癌症筛查指南,影响了早筛早诊的规范化开展。
肿瘤早筛的最大作用是规范肿瘤治疗。于金明表示,早期发现就可以通过手术和立体放疗治愈肿瘤,免去患者后续痛苦。
于金明呼吁将肺癌、乳腺癌等一些高发性肿瘤的早筛纳入医保,在他看来,这些癌种都比较容易实现筛查,纳入医保可以推动各方落实肿瘤早筛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也有同样的想法。他在今年的提案中表示:建议将癌症早筛项目和产品纳入医保或商保,对于高危人群每年定期参加的防癌筛查,建议纳入到门诊医保支付范围。
但现有的肿瘤筛查技术,成本上还不足以普及推广。有早筛企业对健识局表示:目前的早筛技术和产品价格不低,企业也需要一定时间将成本降下来,为进入医保做好准备。
早筛对癌症防治意味着什么?两会前夕,国际临床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发布了一篇关于美国肺癌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报告:美国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已经从2010年的46.4/10万,减少到2017年的40.9/10万。
美国已经开发了几种筛查技术和策略来减轻整体的癌症负担,这一点借鉴。
#癌症早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