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又到毕业季 毕业生们为什么喜欢毕业旅行?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7-07 09:07:40 163

6月,又到了毕业季。毕业生的朋友圈,毕业氛围已经拉满,大家纷纷晒出毕业典礼、毕业晚会、毕业照、谢师宴,当然,还少不了毕业旅行的照片。有人和舍友组团,开启了西北小环线;有人钟爱海边,和男/女朋友一起看日出、吃海鲜;即便是平时忙着实习的毕业生,也趁周末约朋友逛公园、拍美照,戏称为“平替版毕业旅行”。各种社交平台上,毕业旅行攻略、避坑指南话题也热度不减。

毕业旅行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重要了?毕业生们为什么喜欢、需要毕业旅行呢?

毕业和旅行,双重仪式感

和毕业典礼类似,毕业旅行,也充满了仪式感。自古以来,人类就会追求仪式,仪式有繁有简、有郑重其事有临时起意,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具备象征意义。如果单纯看拨穗仪式的动作,把一条流苏从一侧拿到另一侧,好像完全没有用处;但我们都知道,它象征着稻穗或麦穗成熟了,也就是象征学生学有所成,这个仪式才有了意义。正是这种象征意义,构成了我们常说的“仪式感”。

仪式感对人好处多多。心理学研究发现,仪式化的行为不仅能安抚临床病人的焦虑情绪等,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对普通人来说,仪式感也是可以缓解消极情绪、产生积极情绪的,比如在吃东西前做点有仪式感的行为,能让人们觉得吃起来更开心,甚至会让人觉得食物更好吃。仪式感能对情绪起积极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内心的秩序需求,让人对生活更有掌控感。此外,仪式感还可以让仪式中的群体更团结、和睦,因为仪式感提升了大家的群体认同感。

“毕业旅行”的仪式感,不只来自于“毕业”,还来自于“旅行”。研究者格雷本(Graburn)提出的旅游仪式理论认为,旅游就像是由世俗进入神圣,而旅游结束就是从神圣再次回归了世俗,但旅游会为旅游者带来变化,使得结束后的世俗生活也有所不同。而“旅行”这个词,则在“旅游”的基础上更深刻、深远,当人们在使用“旅行”这个词时,多数是故意和“旅游”区分开的,因为“旅行”更深入,传达出更多旅行者对自身体验深刻性、对旅行所带来特殊意义的尊重。如果毕业旅行是去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或者是目的地有很多特色美食、特色活动,那旅行的仪式感就会更明显了。

这样一来,“毕业”加“旅行”,双重仪式感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起到了“1+1>2”的效果。

旅行的意义,不只是仪式

其实,除了仪式感之外,毕业旅行带给毕业生的积极作用还有很多。毕业旅行中多接触自然风光,对毕业生的情绪、认知、人际关系等都有好处。

很多研究早就发现,接触自然,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诸多益处。比如,接触自然能降低血压,激活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缓解人的压力、降低人的焦虑,还能提升人的自尊感。为什么大自然能带来这样神奇的作用?社会生物学领域有一个栖息地偏好理论,认为偏爱自然环境是人类遗传进化的结果,这是人类在长期选择栖息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即便现代人已经生活在了城市中、不需要在自然中选择栖息地,这种偏好仍然留在了我们的天性中,人们接触自然美景就是在与自己的进化本源建立联系,才会产生这么多积极的心理反应。

接触自然还能改善人的注意力、提升人的认知功能。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先让人们消耗注意力资源、变得认知疲劳,然后给大家看自然相关的图片,人们能比看城市相关图片时,更快地从疲劳中恢复,保持和提高注意力。当然,这种作用不只出现在实验室中,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自然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注意力品质。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分为有意、无意两种模式,“有意注意”就是需要我们努力维持的注意,“无意注意”则是自动发生、不需要我们耗费精力的注意。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比如看云、看雨、看月亮时,注意模式主要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这能让人的“有意注意”得到休息和恢复。

不仅如此,根据研究,接触自然还能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让人们更有爱心、更乐意合作、更关心他人,可以让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还能减少暴力攻击行为。也许,当人们在“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时,就不会想着“扇你”了。

对今年的毕业生来说,毕业旅行也许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他们上大学的这几年中,很多时间可能都是在封校,或者在家上网课中度过的,原本丰富的校园生活、自由的周末出游,前些年大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都是“传说”。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趁着工作前还有时间,旅行自然成了许多毕业生的毕业仪式之一。

当然,旅行并不是毕业生的专属,如果职场中的你最近在工作中也感到了过分的压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不妨也请个短假,像毕业生一样,去接触一下大自然,给自己一场远离日常喧嚣的仪式吧。

【责任编辑:郭旭】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