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一家人看场电影花掉400多 网友直呼贵得离谱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8-22 09:08:09 203

电影业终于迎来“最热暑期档”。截至8月21日,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接近190亿元,突破2019年的177.7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从单部影片表现来看,目前共有5部电影票房超过10亿,与2019年持平。其中,《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八角笼中》等4部影片票房超过20亿元。《长安三万里》票房突破17亿元,位列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

对于暑期档票房的大爆发,其中一个原因是和电影票价格整体上涨有关,2019年暑期档平均每张电影票价35.4元,今年则涨到了40.8元。

平均票价40.8元创新高

网友直呼“看不起了”

“为什么现在电影票这么贵?”近日,暑期档电影票价的话题再次登上微博热搜,许多观众表示曾经常见的19.9元电影票在这个暑期几乎绝迹。

“在广东IMAX 70元一张,加6块手续费,这个暑期都没怎么见过二三十的电影票”“北京朝阳,买的都六七十一张,一家5口人看一场电影花掉400多元,真的好贵”“杭州现在普通影院普通位置随便点开都是40+”,社交平台上,观众吐槽数不胜数。

据报道,业内人士表示,电影票价主要由片方和影院两方面决定。通常片方的发行通知中,会明确与影院的票房结算标准。近两年,国内片方的定价将全国城市划分为A类和B类,其中A类通常包括4个一线城市,普通数字2D影片的结算标准通常为40元/人,其他均为B类城市,定价为35元/人。

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8月21日今年暑期档电影平均票价为40.8元,观影人次4.4亿人次;2019年整个暑期档平均票价则为35.4元,总计观影人次达5亿人次。

在包含服务费的前提下,这十年的票价从2014年的35.6元一路上涨至今年暑期档的40.8元,当中在2016年和2020年票价相比上年稍有回落,分别为33.3元和34.9元,今年暑期档的票价的确站在了历史高位,其中光看一线城市的平均票价,更是飙升至49.7元,也为近年来新高。不过,从票价增长速度来看,今年的增速为4.3%,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5%。如果是和疫情前对比,艺恩数据监测显示,今年暑期档的票价比疫情前暑期档增长了约13.3%。

涨价是什么原因呢?过去一些线上购票平台,片方为吸引观众,投入大量资金补贴,电影票价曾经低至二十多元。随着票补取消,一定程度上给观众造成票价持续上涨的认知。

此外,许多观众注意到电影票上单独列出来的“服务费”也参差不齐,普遍为3-5元,部分低线级城市甚至出现了超过20元的“影厅服务费”,部分影院的票面还出现了1-2元的检票费。繁琐的票价构成使得不少观众疑惑不已,也开始质疑这其中影院是否有随意升价的操作空间。

据报道,凯擘影城中国区经理薛子聪表示,从较为显性的因素来看,今年暑期档影片的片长都偏长,有些甚至超过了170分钟,这就导致影院能够安排的场次对应会减少,上座率也会下降,在租金基本不大可能减少的情况下,影院就肯定要进行一定的加价来维持盈利。“其实参考片长来看,今年这个价位其实还算合理。”

对于高价服务费,薛子聪表示如此高的服务费及其他名目的费用很可能是来自低线级城市的影院,一线城市的影院几乎不可能。“可能一个小城市总共就一两家影院,会统一定价。售票平台的服务费这七八年都基本固定在3元,毕竟服务费定价也是受到管制的。但有些影院可能会对特种厅和优选位置收取服务费,这部分定价主动权在影院,就会有高有低”,他强调,其实行业内一直有不成文的规定,即服务费不能超过总票价的10%,但三年下来很多影院存在资金流转问题,因此这项规定执行的也就没那么严格了。

影视公司业绩迎来回升

在行业加速复苏的同时,上市影视公司的业绩也在持续修复。

横店影视上半年实现营收11.72亿元,同比增长40.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猫眼娱乐上半年总收入为21.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4%;净利润为4.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6.8%。

业绩稳中向好的“老大哥”中国电影预计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亿元到3.8亿元,同比增加1287.12%到1782.52%。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中国电影表示,第一是电影行业复苏态势向好,第二是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发展。

万达电影预计实现营收67亿元至69亿元,同比增长35.6%至39.7%;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8亿元至4.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81亿元。

除了已经上映的重点影片,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张艺谋新作《坚如磐石》均已定档国庆,光线传媒的重点影片《扫黑·拨云见日》也有望年内上映。

市场机构预计,上市影视公司有望在三季度释放业绩。光大证券认为,票房超预期持续巩固影视大盘修复确定性。2023年暑期档有望刷新影史纪录,优质影片供应支持中国电影市场强劲复苏,维持互联网传媒“买入”评级。在确定性方面,立足票房大盘稳步向好,电影行业中下游的票务宣发、院线影投公司显示增长潜力。在弹性方面,立足影片质量、宣发、口碑等理性看待票房预测,具爆款潜力影片的出品公司有望获得较大的业绩弹性。

【责任编辑:郭旭】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