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青岛的排水系统(青岛的排水系统怎么样)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09-16 09:09:11 465 0

中国那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是最好的?是那个朝代修建的?

中国青岛排水系统最好,是在清朝,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排水系统规划建设几乎按照100年的高标准设计、施工,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

当时他们调集了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实地勘察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建规划。

扩展资料:

城市排水系统

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

参考资料:人民网 揭秘不为人知的青岛“地下”往事:排水系统德国制造

青岛的排水系统(青岛的排水系统怎么样) 第1张

中国哪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最好

中国排水系统好的城市有两个,一个是山东青岛,是清末德国人修建的。另一个是江西赣州,号称“福寿沟”,是宋朝时期客家人的智慧结晶。

夏季是个雨季,但是,这个不怕水淹的城市,就完全是个好地方,雨后的城市空气总是特别新鲜的,还是个没有积水的城市,对于人们来说,更是喜爱了。

很多游客都这个这个城市主要是因为排水系统非常的好,而人们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排水系统好,是因为这是由德国一名工匠设计完成的,所以这就一直被人们称为是外国人的功劳。

中国较差的排水城市:

1、武汉

武汉的城市排水差是出了名的,很多生活在武汉的小伙伴经常会在夏季体会到“看海”模式。这足以证明武汉的排水系统是有多么糟糕。而形成这种情况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武汉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

而随着这几年武汉正朝着一线城市发展,湖泊的面积明显减少,蓄水能力自然下降。再者,武汉的气候常年高温多雨,这也对城市的排水系统做了一个严峻的考验,再加上自98年洪灾以后。

武汉的排水系统一直没有得到彻底修复,所以就完成了今天的这个局面。不过最近几年,武汉相应国家政策,全力打造‘海绵城市’,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武汉看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重庆

具有“山城”美誉的重庆其城市的排水系统也是令人堪忧的。特别是去年多场暴雨的重叠出现,排水系统的落后问题则暴露的更加明显。

而究其原因还得从重庆的地形上说起。由于重庆地形陡峭,又被崇山峻岭环绕,使得整座城市排水系统的施工增加了极大难度。另外,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建,人口的不断激增,使得城市的污水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也使得重庆的排水系统越来越差。

3 、广州

作为特大型城市的广州,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教育都备受人们关注。当然,城市的排水系统也不例外。广州排水系统的不好应该来说与那里的自然天气有直接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广州常年暴雨连连,再加上广州最南边仅靠入海口,每年都有台风台风出现。而由于台风带来的暴雨也使得广州的排水系统越来越差。

青岛不淹水真的是因为下水系统建的好吗?

每年夏天雨水多的时候,在很多大城市都会遭受内涝这样的一种情况,即使在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乏有这样的情况产生,但是青岛这座城市一直没有发生过,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青岛的地下水系统建设的非常好,而且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很遗憾,并不是我们自己来建设,而是当年德国所建设的一套非常完美的地下排水系统。

由于地下水排管道直径较粗,甚至可以用人来正常走动,所以在经历巨大的洪涝,暴雨侵袭青岛,这座城市不会有积水的存在。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在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当中,有一个类似于水泵的物件发生了损坏,所以他们根据水泵上面的联系电话拨打了德国的制造公司,而德国的公司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破产。

但是客服电话却一直有所保留,而客服给予一个很重要的解决方法,解决了难题,那就是德国的机械公司,尤其是在建设地下水系枢纽当中,对一些机器都会有很多配件放置于在附近的暗房当中,所以维修工人确实在地下系统当中的一个仓库暗房当中找到了这台机器的很多配件以及消耗品,所有的配件虽然放了几十年,但是没有任何的损坏。

因为每一颗配件都用油布包裹,这也是为了防止配件生锈所做到的,因此德国机械在世界有名,包括他们的各个体系都非常完善,也促进了他们的成功,因此德国是世界发达国家并不是偶然,有很多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这只是其中一方面。

那些年网上流传的青岛市排水系统神话及事实真相

背景: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国出兵占据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隔年迫使清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德国取得胶州湾99年的租期、铁路修筑权以及采矿权等。据青岛市市政排水档案记载,自1898年10月起,德国殖民当局将青岛市前海一带青岛村的居民强行拆迁,然后把中山路南端以东,自德县路过观象山、信号山之太平山一线以南至海边区域划定欧人居住区,即今天市南区沿海一带,在这里开始城市建设。青岛是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流”的城市。同为租界的上海直到1923至1927年间才实现了雨污分流。1918年以前,香港也同样没有污水下水道,仍使用干式马桶系统,这时的青岛欧人商业区已经开始安装冲水厕所了。

又到一年看海季,近期武汉外洪内涝的新闻图片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每当说到这个话题时身边总有人提起青岛:

“中国唯一不会受内涝的城市、最不惧暴雨的城市——青岛”......

“德国技术就是牛,一百多年前修的下水道比现在政府新修的还管用“......

“容易坏的零件旁边早都预埋好了备用件,德国人就是严谨“......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让我们来一一细说:

传言一——青岛没有内涝,不惧暴雨

图为青岛市积水点分布图图为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巴登-符腾堡州暴雨内涝新闻照片

真相: 青岛也会发生内涝,只是相对其它城市要好很多,德国现在也仍有暴雨内涝的困扰,更别提它一百多年前的技术了。事实上,德国当年采用的排水技术现在看来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其本国甚至将其作为反面教材。

传言二:青岛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暴雨积水,全靠德国百年前修建的下水道

图为青岛市卫星地图:三面环海,地势北高南低

?图为武汉市卫星地图,四面群山峻岭,长江穿城而过

图为德国占领时期,修建地下排水管网的区域图为现在的青岛市地图

真相:城市排水大多依靠水的自重力由高处排往低处,同时周围必须有江河湖泊以接纳城市排出的雨水。青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良好的自然植被覆盖率为它减轻了许多负担。对比之下武汉虽被称为千湖之城,但近年来城市的填湖造城、大拆大建让地表的蓄水能力急剧下降,虽然挨着长江,但现在长江的水位比城市路面还高,还想往长江排雨水?江水没有倒灌就不错了。此外,青岛德占时期修建的排水系统仅限于当年的殖民区,总长约80公里,因年代久远绝大多数已经过改造,现在的“德国造”仅存约3公里,相比整个青岛市3000多公里的排水管网占比不足千分之一。

传言三:德国人修的下水道里面可以开卡车

真相:这个是真的,小型卡车应该可以通过,但问题是当初德国人把下水道修这么宽,更多的是出于军事战略意义上的考虑:青岛作为德国在远东地区唯一的军事要塞,要时刻防备虎视眈眈的沙俄和日本(虽然后来还是丢了)。这些下水道将各个据点连接起来,既可以作为地下工事防御港口外军舰的炮击,又可以隐藏和转移战略物资,只是顺带实现了排水功能而已。同时,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力图把青岛建成一个样板殖民城市,显示自己的强大,以此与英法竞争。因此不惜代价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国家干预及军队管理,在市政规划、行政管理、路网建设、卫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若干新政策。

传言四——青岛原德国租界区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经查询,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个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中方依建议果然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图为青岛博物馆作为文物展出的德占时期下水道管材,横截面形似鸭蛋,称为蛋形管材

真相:这个绝对是网上流传最广、最多人中招也最丧心病狂的段子之一。据介绍,“蛋形管材截面形似鸭蛋,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上宽下窄的设计,保证排水通畅,污水无法积存在管内。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试问管材通体都是水泥制成,怎么会有“光亮如新”的接口零件呢?而且下水管道接口必定数量众多,每一个接口旁边都准备一堆备件?要花多少成本才能达到这样的施工标准?这些传言其实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觉得荒谬至极。

如果说上面这些传言只是对国外技术的盲目崇拜或者无聊恶搞的话,那么网上还流传着的诸如“德国人一共在中国青岛待了17年,没修别墅,没盖大楼,没搞布满喷泉鲜花和七彩灯光的广场,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没人看得见德国佬做的这些,基本上属于吃力不讨好。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这样的言论就有点搞不懂了,落后就要挨打,难道当年的列强是来搞慈善援建的吗?

图为污水下水管道广州路泵站(1903年,德国人开始铺设污水管道并修建排水泵站)

图为青岛排水系统修建时的盛况

图为排水系统内景

老百姓自然都希望城市不再积水,而且我们也必须承认德国在当时所宣称的“由于有了良好的卫生设施,青岛的卫生情况是整个东亚地区最好的。”这一事实,但一味寄希望于国外技术甚至夸大事实于事无补。青岛的防内涝成果除了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地理优势外,还得归功于”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吸取和承袭了德式排水系统科学的设计理念,广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规模改造、提升旧有管道“以及”行之有效、有力的排水维护运行与防汛应急机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论技术,排水系统应该不会比载人航天更高深,论工程量,”中国奇迹“已经数不胜数,所以,只要肯认真、用心,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再也不会在城市中”看海“。

作者简介:翻译君,机械设计专业,兼职翻译,致力于发现并分享一些歪果仁的奇思妙想。

想要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译星译意,或者直接搜索”YXYY-1“,我的新浪微博ID:译星专业人工翻译,点我的名字即可看到微信微博哦,关注我,翻译君带你一起涨姿势!

青岛不淹水真的是因为德国人下水系统建的好吗?

不少网民认为,青岛号称“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是得益于上世纪初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修建的排水系统。很多网帖的依据,应该是源于南方某媒体2010年刊发的报道《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勇认为,德国建设排水系统的理念对青岛确有影响,但“青岛不怕淹靠德国下水道”这种归因太简单、不够客观。

青岛市市政公用建设中心副主任黄绪达说,德占时期共建造了80公里排水管道,但大部分管网因为超期服役和城市规划等原因,已陆续被翻建整修,只有位于安徽路和大学路的约2.66公里雨水暗渠和污水管线仍在正常使用。目前,青岛市内三区排水管网总长约3000公里,德占时期修的管网占比不到千分之一,对整个青岛排水系统影响已经非常小了。

记者还实地探访了仍在使用的2.66公里德国排水管网。安徽路排水管道入海口位于青岛前海一线,距离青岛著名景点——栈桥只有几百米远。管道口是一个约3米长、2.5米高的长方形,内部则与西北的窑洞类似。

网上曾有传言说管道内可以跑大卡车,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小轿车单向通行应该毫无压力。

专家认为,青岛极少发生严重城市内涝,是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温和气候水文条件和完善排水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岛是典型山、海、城一体的滨海城市,这种特殊地形使降雨能快速经地面径流汇入大海;青岛地处温带季风区,降雨时空分布相对均衡,极少出现台风、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此外,青岛在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方面投资很大,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和密度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

不过,虽然德国当时的城市建设理念直接影响了青岛后来的城市规划,但有些设计也给现在的城市防汛带来不少隐患。例如,胶济铁路穿越整个青岛市区,当时修建了多个地下涵洞让铁路穿行,这些涵洞成为目前城市防汛重灾区,几乎每年这些涵洞都会被淹。为此,青岛市在防汛期设置了警示牌,并派专人值守。

近些年,随着“海绵城市”成为热门概念,每年都有很多地方政府到青岛参观学习,有些地方甚至希望复制青岛的地下管网建设模式。

然而,正如乔全荣在知乎的回答所说,如今的城市与一百年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每条马路下都埋了十来种管道,不太可能像德国人当年那样修建“可以跑汽车”的下水道了。

此外,市政建设必须考虑成本问题,比如,使用800毫米管径可以保证100%不积水,300毫米管径可以保证95%降雨不积水,成本却相差数倍,到底如何选择?毕竟城市建设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一定要做到100%不见得就是最好的选择。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